陳曉南找出一份證明自己是“院士”的“文件”,這份“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2006年5月下發的通知上寫著:“經院學部委嚴格審核……特同意誠聘您為院士兼客座教授職務”。
“讓賢”后的“副會長”
在陳曉南眾多的頭銜里,有一個是真實存在的,他曾在2002年7月1日開始擔任“益陽毛澤東戰法研究會”副會長,還于2008年元月開始擔任該研究會“(沅江)黨風廉政建設研究專業委員會”的會長。
不過2010年左右,該協會開理事會將陳曉南“除名”,沅江的會長也換了新人。
“他不按規矩辦事,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有時候開個會都開不攏,他人很固執,脾氣特別不好。”該研究會的一些成員說。
同在該協會的肖延清介紹,當時理事會的決議是“陳曉南同志年事已高,不適合再擔任相關職務”,相當于“勸退”了。
對此,陳曉南說那是他“主動讓賢”,把位置留給年輕的后輩。
雖然離開了協會,但是陳曉南依舊繼續編輯出版一本名叫《黨風科學論壇》的雜志。這是一本沒有正式刊號也未取得《內部資料性印刷品準印證》的刊物。
陳曉南曾經請來在益陽政府部門工作的易桐(化名)當主編。
2009年下半年易桐第一次接觸到陳曉南。陳向他約稿,易桐便把曾經發表在益陽當地報紙上的一篇論文投給他。“也不知道是別人看了那篇文章覺得好,還是他覺得好,他就對我說‘你的文章寫得好,當我刊物的主編吧’。”
考慮到自己平日工作不太忙,易桐答應了邀請。兩人一直合作到2013年,直到易桐看不慣陳曉南的一些做法,于是沒有繼續幫他編稿。
“他一門心思想賺錢,每期刊物政府都給他兩三千塊,他嫌不夠四處拉贊助。有的領導不愿買他的書,他就去搜集別人的問題,把小問題加油添醋放大,然后到處公開、告狀。有的領導煩了,就花一千塊錢、兩千塊錢買點書,防止他繼續瞎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