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襄陽市樊城區在進行舊城改造時為了保護一棵300多歲的老楸樹,花費了400萬元,這筆巨資究竟是怎么花的呢?
在項目現場,方圓130畝的工地上,中間有一方的土丘上,立著一棵20多米高的古樹,非常顯眼。據介紹,這棵楸樹已有300多歲。據相關資料,楸樹是我國珍貴的用材樹種之一,它的材質好、用途廣、經濟價值高,居百木之首。據現場負責施工的張立志司理介紹,在開發過程中,為了維護這棵楸樹,樊城區政府延聘專家到現場考察,決定在楸樹的外圍打樁、澆筑水泥、植草,防止水土流失。挖了20多米,打了91根保護樁,總共花費400多萬元才固定下來,而且把保護區占地擴大到近3000平方米,在這塊區域地下不建停車場。
花400萬保護古樹的消息經媒體報道以后,是引發了熱議。許多網友就認為保護古樹的行為是值得肯定和贊揚,但是花了400萬元費用是不是有點太貴了。對此樊城區委書記鄧卓海稱,保護這棵古樹不僅僅是讓它生長的更好,更重要的是體現了當地在發展建設中保護城市生態的理念,附近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居民說他們從小就在這棵樹下玩耍,里面有一個洞,小時候經常進去躲貓貓。居民們說,幸虧這次改造,把這棵樹保護起來了,現在像這樣的古樹越來越少,當地許多居民在網上對此事紛紛點贊,認為是為了留住城市的記憶,這錢花得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