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日,《南京軌道交通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新條例增加了禁止在列車內飲食等規定。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從《條例》實施以來,乘客在地鐵上吃東西的現象大大減少了。不過,近日,一條關于一對夫妻在南京地鐵車廂內喝飲料被處罰的消息在微博上引發討論。對此,南京地鐵方面曾表示,在車廂內喝水是否會被處罰,要根據現場情況界定。
熱議
南京地鐵“禁飲”再一次引發討論
不過,這件事情卻引起網友的討論。“地鐵上‘禁飲’,難道連口水都不能喝嗎?”不少網友覺得,地鐵車廂吃東西有異味,“禁食”可以理解,但是“禁飲”就有些說不通了。“地鐵線路很長,有時候在地鐵上一坐就是半個多小時,口渴了怎么辦?”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實去年7月份《條例》實施時,關于地鐵車廂內是否能喝水,就曾發生過爭議。當時地保辦的相關執法人員表示,車廂內禁止飲食是包括喝水的,他建議市民下車以后再喝水,如果是身體不適吃藥喝水或者嬰兒喝水,會酌情處理。
爭議
車廂內喝東西容易影響他人
其實,去年南京地鐵開始“禁食”的時候,曾引發爭議。“一年多了,吃東西的人少了,大家也逐漸習慣了地鐵車廂內不吃東西。”有網友認為,其實,很多時候,就是一個習慣的問題。“在早晚高峰時期,地鐵車廂內非常擠,如果有人拿著飲料在喝,萬一灑到其他人身上,就會影響到其他人。”一些網友認為,車廂內喝飲料與喝水概念基本上差不多。
“如果水灑在地上,有老人經過滑倒怎么辦?”有網友說,他聽說,地鐵車廂內部的衛生都是在終點站進行打掃。“如果中途有飲料灑在地面上,黏黏糊糊的,不僅弄臟地面衛生,還會影響到其他乘客正常通行。”
車廂內禁止喝水不夠人性化
“喝口水又沒有味道,怎么會影響到其他人。”有網友看到這對小夫妻僅僅因為喝飲料被罰,覺得有點小題大做。
“我在莫愁湖公園附近上班,家卻住在仙林,在地鐵上要有近40分鐘。”一位網友說,夏天熱的時候,乘坐這么長時間的地鐵,經常會遇到口渴的情況。“我是年輕人,忍忍就過去了,但是,這種情況,如果放到小孩子或者老人身上,他們能不能堅持住,我覺得是個問題。”
除此之外,有的網友表示,有些低血糖或者有其他不舒服的乘客萬一需要喝水應該怎么辦?
回應
喝水是否被罰,要根據現場情況界定
去年7月份《條例》開始實施時,地保辦的相關執法人員曾解釋說,“立法的本意是不影響運營秩序,而不是罰款。”根據新條例,在地鐵車廂內飲食可被處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他表示,執法人員會在現場處理時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在執法人員提醒后及時停止行為的,警告就足夠了;而如果今天被發現在地鐵吃東西,警告后明天又吃,這種情況就會被處以2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罰款,屢教不改的將會按處罰上限最高100元進行處罰。
當被問及地鐵車廂內喝水問題時,這位執法人員稱,車廂內禁止飲食包括喝水。他建議市民下車以后再喝水,如果是身體不適吃藥喝水或者嬰兒喝水,會酌情處理。
他強調,并不是說渴了喝口水就要處罰,這要根據現場情況來界定,“如果潑灑出來對他人造成影響,或者造成設施設備損壞的話,被人投訴,那么依法還是要處罰的。”
昨天下午,南京地鐵相關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如果乘客因為身體不適,喝了一兩口自帶的白開水或者礦泉水是可以的。
提醒
飲料潑灑可能造成地滑導致乘客摔倒
前幾天,有網友通過微博聯系上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政工辦副主任施大江,給他發了一張照片。照片顯示,地鐵車廂門口附近的地面上黑乎乎一片,踩在上面黏糊糊的,這是因為飲料灑在了地上。直到列車到了終點站,才被保潔員清理干凈。
“在動蕩的車廂里喝飲料,容易造成飲料潑灑,影響地面衛生。哪怕是無糖的茶飲料或礦泉水,也會造成地面濕滑,可能引發乘客摔倒等安全事故。”施大江建議,乘客在乘坐地鐵時可以在上車時就把水喝足。“車廂內不允許喝水,但是站臺是可以喝的。”如果乘客路途遠,在途中感覺口渴,也可在列車停靠站臺時,下來喝幾口水。
?
?
?
相關鏈接:
上海地鐵擬“無馬賽克”公開逃票者 網友力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