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創新的時代性內容和嚴密的邏輯體系,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探索。深刻分析“四個全面”的創造性、科學性,全面把握“四個全面”的歷史地位、深邃內涵與指導作用,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四個全面”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為了回答和解決中華民族所遇到的重大現實問題而產生的。資料圖片
鮮明的民族性主題
理論是為了回答和解決實際問題而產生、發展的。一個理論所要回答和解決的實際問題,就是這個理論的主題。任何理論的主題,都因回答和解決的問題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八膫€全面”鮮明的理論特性就是民族性——它是為了回答和解決中華民族所遇到的重大現實問題而產生的。具體地說,它是為了回答和解決新形勢下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整個中華民族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而產生的理論?!八膫€全面”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中國夢的政治保證。由此可見,“四個全面”是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夢而設計和展開的,它的問題域就是當前中華民族面臨的最現實、最緊迫的問題。在這個意義上,民族性成為“四個全面”的鮮明特性。
創新的時代性內容
任何理論都有自己的理論淵源,都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在繼承前人有關理論成果基礎上的創新發展。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沒有根據時代要求的創新就稱不上是新的理論。眾所周知,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是對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空想社會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是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時代,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發展,是在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時代,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毛澤東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繼承與發展,是在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世界已經打破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時代,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在世界進入以和平與發展為時代主題、世界社會主義遭受嚴重曲折的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理論。
同樣,“四個全面”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嶄新形態,是根據我國所面臨的新的時代特征和實踐要求,對前人理論繼承并發展的結果。這個前人的理論,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可以說,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四個全面”的基本理論資源和哲學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則是“四個全面”的直接來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已經對建設小康社會、深化改革開放、依法治國、從嚴治黨進行過全面而深刻的論述,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先后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梢哉f,“四個全面”的理論內容,每一項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中國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邏輯延續。
由此可知,“四個全面”的創新性在于,它根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現實需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建設小康社會、深化改革開放、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等提升到“全面”的高度,并把“四個全面”作為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目標和戰略舉措,實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發展,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嶄新成果。
嚴密的邏輯體系
完整的邏輯體系,是一個理論成熟的重要標志?!八膫€全面”就是一個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科學理論。這個理論的主題或邏輯起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圍繞這一主題,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根據新的實踐需要和時代特征,對實現中國夢的重要目標、強大動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證等全局性、戰略性、根本性的問題,做出了全面、系統、深刻的回答,以全新的視角深刻地揭示了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內涵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重大意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灸繕耸牵旱?020年,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深化改革論”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總目標,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提出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建設相對應的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以及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戰略任務;明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動力是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國論”指出,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施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明確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保障。
“全面從嚴治黨論”指出,要把黨建設好,充分發揮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要求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從嚴管理干部,持續深入改進作風,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發揮人民監督作用,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這些要求概括起來就是,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進程中,要堅持嚴思想、嚴教育、嚴組織、嚴標準、嚴作風、嚴執紀、嚴懲治、嚴制度、嚴管理,把“嚴”貫穿于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和全部環節,以“嚴”增強黨的建設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明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政治和組織保證是全面從嚴治黨。
總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戰略目標,又構建了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動力支撐”“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證”,是一個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的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嶄新形態。
(周培清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論研究室主任)
?
?
?
相關鏈接
經濟日報:推進“四個全面” 實現光榮夢想?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