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對美國的訪問加強了美中兩國之間的理解和交流,尤其是加強了兩國的經貿關系,非常成功。美國和中國在貿易、投資等許多領域加大合作,不僅對兩國經濟有利,而且將為穩定世界經濟做出貢獻。”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20多年來,拉迪一直專注于中國經濟研究,出版和發表了許多有關中國經濟的學術專著和論文。拉迪不認可當前有些人對中國經濟增長所持的悲觀看法,認為持這種觀點的人沒有認識到,最近幾年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服務業而不是工業。“服務業這幾年的增速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在總體經濟中占比超過了工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如今中國家庭在娛樂、旅行、醫療、教育和其他服務業方面的支出正日益增多,推動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這有助于經濟的穩定增長。”
拉迪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在很多領域已高度市場化。私營經濟的發展異常迅速,為提高就業和帶動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繼續全面深化改革,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增強經濟發展后勁。更多高效率的私營企業在更多領域,尤其是服務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是中國經濟在信貸和投資增長放緩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較快增長的原因之一。
談到最近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拉迪說,這絕不是中國政府操縱貨幣的結果,而是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在加大,人民幣匯率在根據外匯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美中雙方在投資、貿易等多個領域達成了廣泛而重要的共識,尤其是美方支持人民幣在滿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標準的前提下納入其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成果,也是美中兩國合作加強的新佐證。
拉迪說,同之前兩位數的年增長率相比,中國經濟增長目前有所下降,這種減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正在從過去投資和出口驅動經濟發展模式向內需型經濟轉型,這是正確的選擇。“盡管轉型升級之路并不平坦,但未來發展潛力無限,我始終看好中國經濟。”
?
相關鏈接:
8月重要經濟數據陸續揭曉 中國經濟“調整中向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