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新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論述學習黨史國史的意義,并就學什么、如何學習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這對于我們了解黨和國家的歷史,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學好黨史國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黨史是一門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中國共產黨的活動揭示當代中國社會運動規律的科學。國史是研究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如何貫徹,經濟、文化、社會、外交、國防等各項事業如何發展的歷史。黨史是國史的核心,黨史走向決定國史走向。學好黨史國史一定會從中得到教益,受到啟迪,獲得力量。
學好黨史國史有助于我們認清國情。“昔日之國情,即今日之歷史;來日之歷史,猶今日之國情。”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強調,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當代中國,國情依然是中國改革發展的基本依據。學習黨史國史,就等于從一個側面認識了中國的國情。因為,黨史國史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領導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歷史必然性、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等等。黨的十八大強調,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通過學好黨史國史,認清國情,我們才能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學好黨史國史有助于我們堅定社會主義信念。學習黨史國史,可以讓我們堅定理想信念,而這個理想信念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執政60多年,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多次的失敗與成功,經過多次的正確與錯誤的反復比較,才成功開辟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遵循歷史發展的軌跡,黨史國史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的合理性、發展的規律性和勝利的必然性。
學好黨史國史有助于我們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黨史國史包含黨的建設歷史,同時加強黨史國史的學習又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建黨以來黨的建設發展歷程,對于端正黨的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加強黨的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學好黨史國史有助于我們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識。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現階段中國的改革已經進入攻堅區和深水區,全面深化改革成為當代中國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就要求我們學好黨史國史,回顧和深入總結改革開放的歷程,更加深刻地認識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更加自覺地把握改革開放的規律性,更加堅定地肩負起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責任。
學習黨史國史到底學什么
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黨史國史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對于學習黨史國史的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了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正確了解黨和國家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了解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就是把黨和國家的事業放到歷史的長河中去考量。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90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30多年實踐的根本總結,凝結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夢想,也體現著近代以來人類對社會主義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回顧30多年、總結90多年、追溯170多年,歷史的回溯使得我們懂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著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著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著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汲取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進程中,一貫重視歷史經驗的借鑒和運用。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善于總結經驗的光榮傳統。他認為,過去30多年間,中國取得如此巨大的發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我們堅持立足本國國情,堅持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談到改革開放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他把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為以下五點:一是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二是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三是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四是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必須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的統一;五是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堅持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歷史的教訓更應引以為戒。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布實施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根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的路線方針政策,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深刻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訓,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成敗得失,我們制定了我國現行憲法。可見,包括習近平總書記在內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經驗的總結是全方位的,不僅注重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同時還關注其他國家經驗教訓。正是善于和敢于總結經驗,中國共產黨才能在艱難困苦中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了解黨和國家的重大事件。只有了解歷史的大事件,才能品味歷史演變的內在規律、把握歷史發展的趨向,進而從歷史的玄機中找到生存的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憑借其政治家的智慧,對黨和國家的重大事件進行了梳理,并予以詳盡闡述。他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及其所取得的成就與進步。比如,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三件大事,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軍。同時,他又指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及其所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世所罕見。比如,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面臨的極大危險等。這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百折不回的奮斗歷程,也是我們黨不斷推動事業向前發展的歷史邏輯。
了解黨和國家的重要人物。習近平總書記直面問題,提出了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既不能對其頂禮膜拜,也不能全盤否定,應該放在其所處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去分析;不能把成功和挫折簡單歸于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按照這一原則,習近平總書記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等領袖人物,使得他們的名字更加熠熠生輝。領袖人物在歷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歷史畢竟是人民大眾創造的。習近平總書記關注歷史中的其他人物,高度贊揚了楊靖宇、左權、戴安瀾等一批抗日將領,“狼牙山五壯士”、“劉老莊連”、“沂蒙六姐妹”等眾多英雄群體,而且要求我們學習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袁隆平、羅陽、孔祥瑞等一大批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如何正確學習黨史國史
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唯物史觀是“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塊基石。毛澤東同志在與蔡和森同志的復信中說:“唯物史觀是吾黨哲學的根據。”正是有了唯物史觀的指導,才能正確處理革命、建設、改革中的矛盾和問題。第一,唯物史觀要求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發展的趨勢。列寧指出,如果不是從整體上、不是從聯系中去掌握事實,如果事實是零碎的和隨意挑出來的,那么它們只能是一種兒戲,或者連兒戲也不如。因此,學習黨史國史一定不要熱衷于追求所謂的“歷史鮮為人知的故事”。那些瑣碎的、“碎片化”式的研究,我們姑且不去爭論他們的錯誤與否,這種研究本身割裂了事物的整體性,不能反映歷史發展的大邏輯。第二,唯物史觀強調歷史的主流和本質。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社會、中國人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由于受各種復雜原因的影響,我們黨也犯過錯誤。學習黨史國史,成績一定要講夠,錯誤一定要講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堅持實事求是研究和宣傳黨的歷史,要牢牢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第三,將黨史國史放到世界歷史的坐標中。事物是相互聯系的,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也離不開世界。我們需要站在世界歷史的視角來學習黨史國史。比如,我們談到中國的反帝斗爭,就要講到外國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如何兇惡地侵略中國;談到中國無產階級,就要講到世界無產階級;談到五四運動,就要講到俄國十月革命對它的影響;談到中國的改革開放,就要講到世界發達國家的發展等等。通過與其他國家的橫向對比,使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社會主義、選擇改革開放的必然性。
堅持黨性與科學性的統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史研究是一門研究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從中國共產黨的活動揭示當代中國社會運動規律的科學,要堅持黨性和科學性的統一。”一方面,黨性立場必須建立在科學性的基礎之上。“沒有科學的態度,沒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實踐統一的態度,就叫作沒有黨性,或者黨性不完全。”黨史研究越客觀,越符合事實的本來面目,越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和歷史規律,就越能體現黨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學性也離不開黨性,只有堅定地站在黨的立場上,不斷增強黨性,才能加強科學性。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黨史國史的科學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研究黨史要堅持黨性與科學性的統一,要求黨史研究工作者要堅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宣傳紀律和充分發揮個人創造性的統一。既要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的優良傳統,堅持和發展黨史工作積累的成功經驗和方法,也要吸收借鑒古今中外史學研究的有益經驗和方法,還要積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創新黨史研究的手段、方法、載體。
黨史國史是資政育人、治黨治國的大道,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只有學好黨史國史,我們才能避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幟的邪路,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越走越寬廣。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
相關鏈接
揭秘力帆球員場外趣事:鋒霸看中國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