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李克強總理來到天津紅橋區西于莊棚戶區看望群眾。
“這是人類一項偉大的工程”
在高俊平新居客廳墻上掛著的像框里,有一幅照片:狹小低矮的房間里,他與李克強總理并肩坐在床頭,拉著家常。這位58歲的退休工人回憶說,總理一點兒也沒有“大官”架子。他穿著一條“和自己一樣的黑褲子”,握著自己的手說,這樣的房子讓他“心里感到不安”。
“我們正在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希望能讓你們盡早住上更好的房子,讓你們的生活逐步變得好起來。”總理當時說。
像類似的“經典”場景,經常會出現在李克強總理基層調研考察活動中。“棚戶區改造”幾乎是他每次調研考察“必不可少的內容”。2013年12月,總理在天津西于莊棚戶區弓著身子穿過一道木門,來到77歲的棚戶居民李忠義家中。他說:“你們雖然生活在繁華大城市,卻長期住這么簡陋的棚戶區。黨和政府一定要讓您老人家在晚年住上有暖氣、有廚房、有衛生間的新房!”
2014年3月,李克強在內蒙古赤峰鐵南區棚戶區,對棚戶居民隋富承諾,政府將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讓大家盡快住上樓房。“不能再讓你們一下雨就提心吊膽了!”
李克強自就任副總理到總理以來,始終念念不忘棚戶區改造,這與他在基層工作那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有關:2004年12月,李克強履任遼寧省委書記后的第一次基層調研考察,就是位于撫順的莫地溝棚戶區。冒著零下30度的嚴寒,他弓著腰走進王文章、錢淑潔兩位老人的家中,發現冷風正從開裂的墻縫里“呼呼往屋里灌”,水缸里存的井水已經被凍成硬邦邦的冰疙瘩。
李克強問了他們平時生活中的許多細節問題,臨出門前他留下一句話:“現在你們的房子是東倒西歪、破破爛爛的,等我下次來,砸鍋賣鐵也要讓你們住上新樓房!”最后,他對這里的棚戶區居民承諾:“要是我說的話實現不了,你們就來省委罵我!”
4天后,在遼寧省委第九屆八次全會上,棚戶區改造被列為全省的“一號民生工程”。隨后,這項被聯合國人居署譽為“世界奇跡”的遼寧棚戶區改造工程拉開了帷幕。一年后,在棚戶區住了多半輩子的王文章老人等棚戶區居民搬進了有自來水、有暖氣的新樓房。
2012年,悉尼大學城市與規劃研究中心教授愛德華·布萊克利在莫地溝看到了一幅煥然一新的畫面:一排排橘色的6層小板樓,環繞著一片擺放著健身設施的社區廣場。
他連連贊嘆:“這是人類一項偉大的工程。”
聯合國人居署專家班吉·奧仁拉·奧因卡則更加看重實現這一變化中的“中國經驗”。這位常年關注“城市貧民窟”問題的專家表示,中國棚戶區改造中“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經驗模式,對世界各國都具有借鑒價值。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