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10月11日電 白天獨自一人在農田里忙活,晚上還要照顧5歲的孫子吃飯睡覺……這種僅憑想象都頗感艱辛的生活狀態,對80歲的山區老人沈芝蘭而言已是習以為常。她說,“只要還能動,就不會打擾長年在外務工的兒子”。
10月10日,已進入寒露時節,蘭州市榆中縣山區寒意漸濃,由甘肅省心理咨詢師學會發起的關愛“留守家庭”的活動在當地一所小學進行。包括沈芝蘭在內的“留守家庭”老人、婦女和兒童共百余人得到了免費發放的生活、學習用品,以及心理輔導和義診等幫助。
盡管“留守家庭”的規模近年來在當地日益擴大,不過類似這樣的“關愛”活動在平日里并不多見,因此當日的場面頗有逢年過節時趕集的味道。甚至有不少老人和婦女稱,這是他們的第一次“體檢”。
“現在家家戶戶的青壯勞力都在外務工,家里的生活吃喝基本不是問題,就是害怕生病?!睉c幸自己身體還算硬朗的沈芝蘭告訴中新社記者,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身體健康著日子還勉強過得去,如果有人生病,真不敢想象。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農村男性青壯勞動力進城打工的數量劇增,包括老人、婦女和兒童在內的“留守家庭”生活現狀備受外界關注。據官方今年最新統計,目前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的總數超過1.5億人。
“這意味著不到10個人中就有一個‘留守人口’,他們的生產生活面臨很大困難?!备拭C省心理咨詢師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莫興邦10日告訴中新社記者,留守老人獨守“空巢”,生活不能自理;留守婦女生產、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危機頻現;留守兒童生活、教育、心理以及道德行為等方面的問題日益凸顯。
長期致力于“留守家庭”等社會問題研究的莫興邦以甘肅為例分析稱,目前甘肅“留守家庭”人口初步統計已接近300萬,夫妻長期分居所導致的婚姻危機越來越多,家庭破裂和治安案件甚至惡性案件也是屢見不鮮,留守兒童長期因親情缺失等,出現行為偏差,違法犯罪案件亦呈上升趨勢。
而“空巢老人”的生活現狀也不容樂觀。莫興邦告訴記者,生活質量較差、生活缺乏照顧、醫療和隔代教育問題突出等問題使得他們的晚年備感沉重,“小病扛,大病拖”的現象仍然普遍,在調研義診中就發現多位身患癌癥晚期的老人,“如果早發現,及時治療,完全可以避免這種悲劇”。
基于“留守家庭”面臨的種種亟待解決的“危機”,甘肅今年開始嘗試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為尚處貧困狀態的留守人口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務。近兩個月來,已有500余名流動人口得到物質幫扶。
“相比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他們的心理問題也十分突出?!蹦d邦表示,政府和社會組織在關注“留守家庭”生活改善的同時,更要花大力氣引導和改善他們的心理健康。
?
?
?
相關鏈接:
海南邊防醫院下鄉為留守老人義診?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