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王學林是海口市秀英區西秀鎮新海村的村民,他在粵海鐵路南港附近用網箱養殖軍曹魚,經過近兩年的辛勤付出,這些魚平均每條已經長到了十五六斤,眼看到了收獲的季節。但在今年10月3日,為了躲避強臺風“彩虹”,他把這數萬條軍曹魚拖進南港的防洪堤內避風,但臺風過后,他卻發現軍曹魚開始大量死亡。據他稱,造成的損失至少在500萬以上。
和王學林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20多名養殖戶,初步統計的損失達到3000萬元。(詳見人民網海南視窗10月5日報道《"彩虹"致海口軍曹魚大量死亡漁民損失慘重》)。事發后,海口市秀英區有關部門迅速組織力量對死魚進行清理和無害化處理;同時委托專業部門進行全面檢測,以找出魚的死亡原因。記者昨天從有關部門獲悉,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的原因已經找到。
港內水域嚴重缺氧、含鹽量低致魚死亡
新海村養殖戶王美旺說,以往遇到臺風時,他們也是將近海的網箱魚類轉移到港內避風,臺風過后,也會有魚類零星死亡,但像今年這樣大面積死亡還是第一次遇到。
事發后,海口市秀英區農林局初步認定,魚兒大量死亡是缺氧造成的。同時,為了進一步查明原因,該局工作人員還第一時間采集了事發水域的水樣以及死魚樣本,送到技術部門監測。目前,初步檢測結果已經出來。
經過水樣檢測,工作人員發現,事發水域的海水含鹽量降低,懷疑是4日當天,臺風“彩虹”擦過海南時,給海口帶來大量降水,岸邊的積水流進網箱所在的水域,淡化了海水。此外,之前養殖戶都是在外海養魚,水域環境較好。這次轉移到南港港池,可港池只有一個進出口,基本沒有排污凈化功能,污水長時間匯聚,水域環境變差,魚類無法適應。
而海洋漁業部門分析稱,導致魚類死亡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一是網箱從近海拖至港口內,環境改變環境改變造成魚類不適應;二是港內有防波堤擋住潮水,形成半封閉的內湖,驟然增多的魚群使得港內水域嚴重缺氧,再加上強降雨使海水淡化,導致魚類大量死亡。
養殖戶們表示,知道了造成魚類死亡的原因,以后他們就能有針對性的進行防范。如果再出現臺風天需要將魚轉移的情況,他們會更多的考量網箱放置的位置以及水域水質的情況。同時,秀英區農林局也表示,會及時給養殖戶以指導。
據悉,在本次臺風災害中,新海村還有60多個網箱的魚存活下來,農林部門也會對指導養殖戶將這些活魚轉移隔離到其它海域進行養殖。因為粵海鐵路南港作為港口,不適合養殖魚類,也不能從事養殖業。
受損養殖戶有望獲無息貸款
據新海村有關負責人介紹,近海養魚是新海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全村60多戶養殖戶養的大部分都是軍曹魚。10月3號,為了躲避臺風“彩虹”,養殖戶們將魚從近海海域轉移到網箱里,第二天共有20戶,150口網箱,約15萬條魚死亡,損失約3000萬元。
養殖戶王學林說,他養殖的海鱺魚是全村最多的,有十幾個網箱,接近兩萬條,這次全都死亡。而且為了養魚,他還從銀行貸款了一百多萬,這筆錢該怎么還,他也是一籌莫展。
據了解,這次遭受損失的20多戶養殖戶,每家都虧損百萬元以上。并且,養殖戶們當初購置網箱、買魚苗的錢,不是向銀行貸款,就是從親戚朋友那里借來的。這次,他們幾乎賠進了全部家當。養殖戶們希望,政府能夠出臺一些扶持政策,幫他們渡過難關。
海口市秀英區政府分管農林漁業的主管領導表示,會采取為養殖戶協調、爭取無息貸款等措施,幫助這些受損養殖戶恢復生產。
?
?
相關鏈接:
臺風“彩虹”致廣東直接經濟損失232億 18人遇難
臺風“彩虹”破壞力強 湛江漁民損失慘重
“彩虹”造成海南1.36億元損失 全省無因災死亡報告
盤點海南臺風歷史之最 威馬遜成經濟損失最重臺風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