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毒源:劣質材料來路不明 添加劑不恰當使用
據這些制造商介紹,目前市面上塑膠跑道的主要成分是聚氨酯,透氣型跑道與混合型跑道生產時都需要添加不同數量的黑膠粒。
“跑道有毒,可能是生產時使用了來歷不明、劣質的黑膠粒與聚醚。”廣州帝森康體設備有限公司創辦人蔡曉明說,目前塑膠跑道制造行業在生產時都是使用回收的黑膠粒,既環保又廉價;正規制造商使用前會查明黑膠粒的來源,并進行質量檢測,避免使用有毒、劣質的黑膠粒。聚醚是聚氨酯的制造材料,有些制造商回收劣質聚醚,使用會產生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呼吸道有損害。
廣州繡林康體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菲告訴記者,生產方面是“制毒”元兇,施工時也有“毒源”。他解釋,如果施工單位鋪設跑道時選取劣質原材料,為了鋪平整,就采用稀釋劑來稀釋。而稀釋劑的主要成分是甲苯、二甲苯等苯類,對人體都有傷害。同時,塑膠跑道一般都是厚涂型,一旦按上述方法來生產、鋪設,面層的有害物質易散發,但面層下的有害物質的散發則需要較長時間,“這就是為什么有的跑道在長時間使用后,一旦溫度上升還是能聞到刺鼻的味道”。
“其實這個行業的專業性很強,但很多人把它做成了低門檻。”陳思猛舉例,用于塑膠跑道表面的EPMD膠粒,不少制造商會將它們用跑道面漆包裹起來再噴在表面,目的是為了“藏拙”。他介紹,EPMD膠粒的原膠含量如果低于20%,膠粒的彈性就很差,而且老化很快,所以歐美發達國家都不會低于30%,這種含量的膠粒最保守也要1.2萬元/噸,但我國有些地方的EPMD膠粒每噸才4000元,“質量可想而知”。
此外,行業內雙組合聚氨酯的生產需要添加粉料,以前是1:2,目前多是1:4,但有的制造商采取1:7、1:8的比例,粉料增多,就要用大量的氯化石蠟、稀釋劑等添加劑來把粉料包起來,還需加入大量價格較低的劣質重金屬催化劑,“這樣才能使聚氨酯成液態形狀,才能用于鋪設”。他坦言,江蘇“毒跑道”可能就是這樣產生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