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政策】“新政”出臺,專車會被“管死”嗎?
兩天之內,許多關注專車的人感覺坐了一次過山車。
10月8日,上海頒發了中國第一張“專車牌照”(網絡約租車平臺經營資格許可),且并未對私家車參與專車運營做特別規定。一時之間掌聲四起,甚至有人將上海此舉與“當年杭州支持阿里巴巴”相媲美,稱“上海曾經失去過阿里巴巴,這次抓住了機遇”。
然而一天之后的10月10日,交通部公布了《關于深化改革進一步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統稱《征求意見稿》)。盡管被譽為“全世界第一次把專車合法化”,但收獲更多的似乎是“差評”:“保守”、“專車出租車化”、“扼殺共享經濟”等等。
就連向來在政府部門面前各種示好的專車公司,也公開撂下一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任各方肆意解讀。
專車將迎來一個怎樣的明天?
最敏感:私家車能否做專車
私家車能否進入專車平臺,一直是個很敏感的話題。自專車在國內出現后,不少地方的交通執法部門把私家車當作“黑車”來打擊。而這次上海的試點方案就有所創新和突破。
上海試點方案對平臺方、車輛、司機規定了準入條件。據悉,對平臺方要求除了具備企業相關資格和所在地的服務能力外,還需獲得互聯網業務資質和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平臺數據庫接入監管平臺,注冊服務器設置在中國大陸境內等;而車輛需要通過平臺審查后獲取道路運輸證,司機也需要通過平臺審查后獲取從業資格上崗證。
上海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是符合經營車的條件,買保險、納稅、納入政府和平臺的管理,不管是不是私家車都可以加入。
而交通部的《征求意見稿》規定,從事專車經營的車輛,使用性質應登記為出租客運;專車經營者應和接入平臺的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
據媒體報道,優步中國公共事務經理鄭成俊表示,目前的專車市場中,超過90%的專車司機是兼職司機。如果必須簽訂勞動合同,以及要求車輛8年報廢(小微型出租客運車8年強制報廢),都很可能迫使這九成專車司機放棄做專車司機。
交通部運輸服務司巡視員徐亞華表示,這是為了保障乘客的安全和相關權益。嚴格區分營運車輛和非營運車輛,這兩者在車輛技術性能、安全檢測、報廢年限、保險稅費以及駕駛員資質等方面都有不一樣的要求。私家車是個人和家庭使用的非營運性質的小客車,禁止私家車接入平臺營運,主要目的是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服務質量。
“現在社會上很多人擔心這個管理辦法出臺之后把‘專車’管死,我認為這是對管理辦法的一種誤解和曲解。我們是為了給‘網約車’合法的身份,提供法治保障,這是落實國務院提出‘互聯網+’戰略的體現,體現了政府對創新的鼓勵和包容。它作為一個關系人民群眾出行安全的重要服務性行業,我們制定必要的市場準入條件和服務規范也是必須的,目的是保證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徐亞華說。
但有專家對此并不認可,稱目前并沒有任何數據表明專車的犯罪率就一定比出租車高。事實上,通過專車軟件上的實名認證,每筆交易都能夠被追蹤,專車這種特有的信息交互機制不但有利于保證乘客的安全,也保護了司機的人身安全,這是傳統出租車行業所不具備的優勢。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