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橋村德善堂村民正在看24孝故事
石玉懿美夫人文化園
海口網10月21日消息(記者 鐘元韜攝影報道)在海南農村,冼夫人祠廟在民眾心目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是村民的精神家園,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學會結合“雙創”,以指導祠廟采取多種形式展示傳統鄉土優秀文化,弘揚社會正能量和新鄉賢文化,為海口“雙創”助力。
10月21日,在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馮健英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瓊山區云龍鎮北橋村的馮氏宗祠德善堂和紅旗鎮墨橋村的石玉懿美夫人廟,這兩處祠堂和廟宇均布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二十四孝小故事、冼夫人生平事跡,文化氛圍濃厚。據馮健英介紹,該學會耗費4年時間,跑遍全省每個角尋找冼夫人廟。其中,海口有180座冼夫人祠堂、廟宇。
“在農村,冼夫人祠廟在民眾心目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是村民的精神家園,所以,我們把它當做宣傳陣地,弘揚愛國主義、孝道文化、鄉賢文化。”馮健英告訴記者,在指導當地村鎮對冼夫人祠廟進行升級改造的同時,學會還大力弘揚鄉賢文化。據了解,目前海口市已有10家冼夫人廟開始了升級改造,做了大量推進鄉賢文化有關的工作,搜集整理鄉賢材料,擠出有限資金資助貧困學子,布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家風家訓、捐款公益芳名榜等等。
馮健英表示,鄉賢文化根植鄉土、貼近性強,蘊含著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力量。鄉賢是緩和社會矛盾的安全閥,是鄉村社會粘合劑,在新形勢下,評選出一批根植于鄉土的“新鄉賢”,有利于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推動鄉村治理。下一步,海口市冼夫人文化學會將配合海口“雙創”工作指揮部開展尋找“新鄉賢”活動。通過基層推報、媒體挖掘、群眾推薦的方式,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尋訪活動,最終在全市評選出50至100名“新鄉賢”。
?
?
?
相關鏈接:
致力文明生態建設 海口美社村小組組長王永仕參選“新鄉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