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我省發生電動車火災21起,造成人員傷亡車輛損毀 電動車“火燒連營”為哪般?
昨天晚上10點左右,龍華區濱濂南四隊新村21號民房的一樓電動車著火,引燃了樓內停放的多輛電動車,火勢十分猛烈。現場巨大的濃煙造成樓上22名人員被困,1名年僅23歲的男性租戶不幸身亡。
而就在幾天前,10月18日凌晨,瓊山區府城高登東路高登二里民房同樣由于電動車充電不慎引發火災,造成30多人被困各個樓層,最終10人因吸入高溫煙氣被送往醫院檢查和治療,其中3人傷勢較重仍沒有脫離生命危險。幾乎是同一時間,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職工電動車車棚發生火災造成60余輛電動車被燒毀,據目擊者稱,這次火災可能是電動車充電時起火導致。
作為常見交通工具的電動車,帶來便利的同時,卻成為隱藏在我們身邊的定時炸彈,短短幾日,連續發生數起火災,其原因都是由于電動車起火。這一場場火災,一條條生命,讓關注電動車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悲情瞬間大火吞噬23歲生命
今天一早,記者來到事發現場,路面上滿是燃燒遺留的灰燼,空氣里也依舊彌漫著嗆人的煙味。事發民宅的外墻被大火熏成了深黑色,一旁防火門也已受熱變形。走近一看,室內更是一片狼藉。停在里面的數十輛電動車都只剩下了骨架,車里的電路也只看得到金黃色的銅絲。
記者了解到,該民宅共7層,其中1層為鋪面,2至6層為出租屋共計24間房,7層空置。著火的多輛電動車均停放在1層的走道附近,火災過火面積約4平方米,燒毀物質均為電動車。消防隊員從昨晚10時12分接到報警,到10時22分撲滅明火,短短10分鐘,救出22名被困群眾,但1名年僅23歲的男性租戶不幸身亡。
隨意停放一旦著火難逃生
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由于電動車停放在建筑物的一層充電,一旦起火,火焰和濃煙極易封住安全出口,造成人員傷亡甚至群死群傷。
“電動車多是在充電時發生火災,而電動車一旦著火,90秒內,溫度便會快速達到200℃,導致火勢發展迅速,留給住戶的逃生時間比想象中的還要短。”消防部門負責人介紹,電動車的材料在燃燒時,會產生劇毒的一氧化碳等氣體,充斥在樓房內。同時,高溫煙霧進入人氣管后,會導致嚴重灼傷,甚至發生窒息。
消防人員要求,應實行集中存放,并按照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同時不得在建筑首層門廳、走道及樓梯間內存放電動車。城中村自建房集中存放電動車的房間應設置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安裝防火門,配備滅火器材。
防火關鍵切勿亂用充電器
如果說隨意亂停放是造成電動車火災逃生難的關鍵因素,那么電動車充電不規范則是電動車起火的主要原因。據消防部門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我省共發生電動車火災21起,80%以上火災發生在充電過程中。
為此,消防人員向電動車使用者提出相關的消防安全建議,充電時應避免在烈日下暴曬,確保周圍環境通風易散熱,沒有可燃物。應使用配置相符的充電器,切忌亂用質量不合格的充電器,嚴禁擅自拆除電池盒。同時,充電線路要選擇合適的線徑,并加裝短路和漏電保護裝置。車輛充電應避免充電時間過長,應當按照說明書的規定進行充電,充電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10個小時。
提示:火場如何逃生?
逃生前,開門時應先觸摸一下門鎖,如果門鎖溫度很高,切不可打開房門,應關閉房門,并潑水降溫,可用浸濕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斷澆水,同時折成濕毛巾捂住嘴、鼻,一時找不到濕毛巾可用其他棉織物替代;如果門鎖溫度正常,可開門觀察,盡快逃離火場,切不可因貪戀錢財而貽誤脫險時機。
通過濃煙區時,要盡可能以最低姿勢或匍匐姿勢快速前進,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萬一衣服著火,可就地打滾。
如果大火和煙霧已封鎖了向下逃生的通道,應盡快往樓上逃生;如果所有安全通道均被切斷,這時最好退到衛生間內暫避。
?
?
相關鏈接:
事關交通管理涉及市民出行 海口電動車管理辦法引廣泛反響?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