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00多個下線,每天發貨600多單,涵蓋200多個種類,查獲20多萬本,重量達5噸……日前,浙江諸暨一個涉及全國多個地區的制假證團伙被警方摧毀。被稱為全國假證制售“業界巨頭”“假證教主”的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易鳳飛落網。
除了警察證其他證件均涉足
7月9日,浙江溫州樂清,清遠路和104國道交界處,一名男子從路邊停著的QQ轎車上下來,四處張望一番后,在一個賣西瓜的攤位上吃起了西瓜。穿著便服的偵查員邊超走上前和該男子搭話,“易鳳飛!”毫無防備的男子應了一聲“哎”,隨后冰冷的手銬銬住了他正舉著西瓜的手。
這名男子就是被行內稱為“假證教主”的易鳳飛。在他停在路邊的車里,放著準備當天寄往各地下線的600多本假證。
在諸暨市看守所,記者見到了易鳳飛,不高的個頭,瘦弱的身板,兩只手一直緊張地相互揉搓著,一副“老實人”的外表。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在易鳳飛的住處,偵查人員起獲了總重超過5噸的各類假證、假牌照。“20多名民警清點了兩個星期,總計20多萬本,超過200種各類假證。”邊超告訴記者,“除了警察證,市面上幾乎所有證件均有涉足。”
“這行的利潤空間是其他行業無法比的,而且每天都會接到六七百訂單。”易鳳飛交代,一個假身份證材料成本僅1.8元,加工費10元左右,最后賣80元。
2007年和2009年,易鳳飛就因偽造公文印章罪在浙江義烏被判過刑。“那時候自己做下線,到處貼小廣告賣假證,后來出來了覺得這樣雖然來錢快,但是風險太大,就選擇了自己做上家,發展下線做生意。”在易鳳飛看來,去除了和買證人直接接觸的環節,風險就會小很多。
據了解,易鳳飛的制售假證供應鏈遍布全國。經過幾年經營,超過300個老鄉被易鳳飛發展成了下線,易鳳飛的名氣在老鄉中口口相傳。“大部分老鄉我都不認識,來往得越少,被抓住的幾率也就越低。”易鳳飛坦言,自己手機中的聯系方式從不存姓名,都是以“地點加手機尾號”的形式指代各地的下線。他也是拿著老鄉的身份證去各銀行辦理賬戶,在他看來,即使被抓了,這些賬戶不屬于他,警察也拿他沒辦法。
當面交易發證機關難辨真偽
易鳳飛的制假窩點在溫州樂清的一處三層農居小洋樓里。從外觀看,這棟小樓和其他農居房沒什么差別,一樓是中規中矩的家具,二樓存放著各類假證假照。據易鳳飛交代,一般假證的制作工藝并不復雜,鄉下的小文印店就能打印,如果碰到是某個地方單獨流通使用的假證,就需要下線在收到半成品假證后自行找刻章店刻制相應的地方單位公章。
在該窩點的地下室,記者見到了沖壓機床、油墨滾墨機、牌照磨具等加工設備。除了普通的紙質證照,易鳳飛還經營假汽車號牌的生意,小轎車、大貨車、拖拉機號牌,在他這兒都可以做,成品的逼真度極高。
記者了解到,目前制販假證已形成一條相對成熟的“產業鏈”,在制假證的各個環節有明確的專業分工,激光排版、制證印刷、制作假印章、塑料封面均有相對固定的生產人員。
與其他假證販子不同,易鳳飛的下線們在和買證人交易時并不采取“物到人不到”的形式,而是采用更為直接的“接現場”形式,即人帶著假證當面交易。這種舉動被業內人視作是“膽大誠信”的體現,因此在浙江當地,易鳳飛及其下線拓展出了相當可觀的市場。
諸暨市民徐某自己的文憑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因從事園林方面的工作,需要一個建造專業的文憑。他從易鳳飛的下線郭某那里買了一本,除了專業被改為建筑專業外,其他都是自己的信息。拿到假文憑的徐某非常滿意,這本證和真的很難分辨。
同樣無法分辨真偽的還有各個發證機關的工作人員。據邊超介紹,他曾將部分偽造證件拿到各發證機關核查,包括行政審批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人力資源廳在內的大大小小十幾個發證機關工作人員都表示這些證件真的很逼真。比如身份證,公安局辦證中心的工作人員說這些假冒身份證的大小、厚薄、上面的防偽長城圖案、“中國CHINA”字樣等幾乎一樣,他們也只能通過網上的實名登記信息才能分辨真偽。
要求下線銷毀記錄不留證據
郭某是易鳳飛的老鄉,也是他的下線,從2011年4月開始,郭某就化名“李旺”,跟著自己的老鄉做起了兜售假證的生意。
諸暨建筑市場較為活躍,因此與建筑師資質有關的證件格外“行俏”。在建筑工地附近,人們經常會收到“東南亞證件集團有限公司”的“紅名片”,聯系人就是郭某化名的“李旺”,名片背面聲稱可以辦理從出生證到死亡證的各類證件證明,名片上印制了聯系電話和QQ號。
經查,這個手機號是個黑戶,通過該手機號沒有獲得有用線索,民警只好聯系“李旺”辦理“業務”。
在蹲守抓捕郭某時,民警發現他是步行來到交易地點,隨身沒有攜帶假證,其本人也否認自己是賣假證的。偵查員在郭某身上搜出一個踏板摩托車的遙控器,由此推斷他將假證藏在車內。由于其拒不交代摩托車所停具體位置,偵查員只能根據他進入接頭現場的行動路線逐一排查,終于在距離交易地點相當遠的地方 “按響了”一輛摩托車,在摩托車底座中起獲了快遞袋包著的假證。
為了防止下線落網波及自己,易鳳飛要求下線在儲存聯系方式時都不要使用真實姓名,且相關的資金往來記錄必須銷毀。警方在偵查過程中,查到諸暨一家打印店的小夫妻是易鳳飛的下線,在他們店里發現一個賬本,小夫妻以此來記錄自己的收益。這本“違規”記錄的賬本成了此案的關鍵物證之一。
在案件調查過程中,警方發現不少購買假文憑、假房產證、假出生證等假證的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傳喚。民警介紹,買賣或使用偽造、變造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或其他組織的公文、證件、證明文件的,可處拘留或罰款處罰。
辦案民警表示,由于涉及人員眾多,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深挖中,對購買、使用偽造證件的人員,也將根據掌握的線索逐一梳理出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