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4日電 10月19日至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此訪確立中英關系新定位,開啟兩國交往新時代。外媒持續聚焦習近平此次訪英,評論認為,中英兩國放下無謂政治成見,成功締造合作共贏的‘黃金時代’,堪稱國際關系中大國合作的典范,亦將成為世界全面聯手中國的開始。
聯合早報刊文《中英的“黃金時代”》稱,“剛結束對美國國事訪問的習近平,本月轉身到了英國,在老牌帝國受到超級盛大的歡迎,引起舉世矚目。英國的‘轉態’絕非無跡可尋,它已經醞釀了兩年。習近平訪英代表中英關系‘黃金時代’的書寫定格。”“按照這些年中國國力增長的規律,更多的發達國家、新興國家往中國‘平衡’是意料中事,只不過由前‘日不落帝國’帶頭,給人的心理沖擊力較大。”
英國《衛報》報道稱,英國首相卡梅倫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宣言中說,在中英關系方面開啟了“黃金時代”,兩國將致力于“構建面向21世紀全球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該宣言的重點是這次國事訪問期間努力締造的更加密切的商業、金融和教育紐帶。這份聯合宣言承諾加強雙邊貿易和投資,深化兩國金融服務部門之間的伙伴關系,以及在一些重要倡議上進行合作,這些倡議包括英國的國家基礎設施計劃和“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以及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英國《每日郵報》對聯合宣言評論稱,該宣言強調了蓬勃發展的經濟關系,以及加強中英兩國關系在促進全球和平、穩定與繁榮方面具有全球重大意義和戰略重要性。
法新社21日報道稱,英國希望借習近平訪英,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兩國業務聯系日益密切的跡象之一,是中國人民銀行10月20日在倫敦發行50億元人民幣計價的一年期債券,這是中國央行第一次在海外發售人民幣計價債券。此外,中國銀行20日在倫敦正式推出中國銀行倫敦交易中心。IHS環球視野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畢斯瓦斯指出,此次國事訪問對英國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機遇”。
德國《南德意志報》21日同樣關注了習近平訪英之行。報道稱,中國和歐洲對彼此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銷售和投資市場。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監管、教育、文化和環境問題上,雙方已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歐洲時報》表示,今天的英國,看到了英國的國家利益,不在如何制衡崛起的中國,而是在于伴隨這一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與中方共舞。
《經濟學人》的最新文章稱,英國并不是唯一一個與中國“眉來眼去”的西方國家,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在華盛頓受到了歡迎,法國和德國的領導人也將很快前往北京。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第二大經濟體,與中國進行貿易,對英國經濟十分有利。
美聯社報道稱,中英雙方承諾建立一種“相互尊重”的關系,并承認“各方為自己的政治體系、發展道路、核心利益和主要關切問題賦予的重要性”。報道援引英國官方發布的消息稱,雙方會談的重點是國際事務,以及中國如何協助打擊極端主義。
美國《紐約時報》對英國表現出的務實主義予以關注。該報道評論稱,習近平對英國的訪問充分表現出,隨著歐洲各國競相從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中獲益,這些國家逐漸減少對人權和安全問題的強調。在歐洲,不僅于英國,包括歐洲經濟強國德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有這種考慮。該報道稱,過去幾天在習近平訪英期間,卡梅倫和奧斯本一直在強調增加貿易和投資可以為英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奧斯本認為,英國作為一個貿易國家的未來與崛起的中國聯系在一起。他說,英國希望成為“中國在西方的最佳合作伙伴”。
美國市場觀察報的文章稱,“英國給予習近平極度慷慨的貴賓待遇再一次引發了一場討論:面對一個更強大、更自信、崛起中的中國,西方國家該如何處理與它的關系。”
香港大公網文章《世界聯手中國英國做出典范》稱,“中英關系一直不無雜音,但終被‘合作互利’的主旋律強勢消弭。這是中英關系進入黃金時代的根源,也是大勢所趨。”“中英兩國放下無謂政治成見,成功締造合作共贏的‘黃金時代’,堪稱國際關系中大國合作的典范,亦將成為世界全面聯手中國的開始。”
?
?
相關鏈接:
英國各界高度評價習近平訪英成果:中英真正走進黃金時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