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萬科公司內部文件流出,宣布公司內部執行無“總”稱謂的要求。據網上傳出的圖片顯示,該文件由上海公司總經理孫嘉簽署,落款時間為2015年10月23日。
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規定的推出,預示著萬科正在為深度推行合伙人制度進行管理層面的改革和轉型。
目的:深化執行合伙人制
這份名為《關于執行無“總”稱謂的要求》的文件指出,進入合伙人時代,為推動合伙人能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更加親密無間的協作、共創、共擔、共享,公司研究決定,執行無“總”稱謂的要求,無論日常工作場合、會議場合或是郵件、微信等溝通過程,均按此執行。如有違反,被稱呼者每次將罰款100元。
一位從萬科離職的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前上海公司就有過這種要求,現在再提應該是為了強調和表明扁平化、平等化的態度。
優淘城總裁、資深地產專家薛建雄表示,這一規定的提出體現了萬科在集團轉型過程中對管理機制的調整。
“萬科實行合伙人制度以來,公司文化和人員機制方面固有的一些問題導致合伙人制度并不夠深入和徹底。從科層制的傳統企業轉向全面平等的合伙人企業不是容易的事情。稱呼的改變,從某種意義上體現出萬科上海公司想要去掉歷史包袱、增加內部活力的決心。”薛建雄說。
上述萬科前員工表示:“萬科的企業文化在一般的地產公司中算是民主開放的,但相比現在的創意公司還是偏向傳統。”
結合萬科近期的一系列業務發展動作來看,這家老牌房企已經在業務轉型上邁開了步伐,的確需要更加靈活自由的管理機制與之配合。
無“總”:有利于技術轉型
王石[微博]曾公開表示,向技術轉型是萬科的一個必然趨勢。
10月16日,萬科首款智能硬件產品——掛墻式新風除霾機“可鄰”正式投放市場。除“可鄰”之外,萬科還開發了凈水器、觸控開關、智能機器人等產品。技術創新市場化正在成為萬科一項新的業務。萬科表示,公司的最終目標是由智能硬件的單品逐步向集成化的智能家居方向輻射。
同時,10月15日,上海萬科首個活力創客空間“Vintel萬創奔騰”在徐匯萬科中心正式啟動,這標志著上海萬科在跨界聯合辦公之后,將業務觸角伸向創客空間領域。
上海萬科產業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樂群曾向媒體表示,做創客空間最重要的就是要站在創業者角度去思考,創業者需要什么。
從這個意義上講,萬科上海公司在管理思維上的調整,或許也正是為了向新興的產業和行業靠近。
薛建雄認為,萬科在地產行業里屬于現代化程度較高、較為開放的企業,它在進行了一系列業務上的創新之后,也需要體制上的創新,來實現企業的協同發展。
但克而瑞信息集團董事長丁祖昱則認為,改稱呼不過是形式主義的措施,改了稱呼不代表就取消了上下級,因此實際意義不大。并且這一規定也僅是萬科上海公司的做法,沒必要放大和過分解讀。
?
?
?
相關鏈接:
經濟自由是通往個人自由的必要條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