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稱,中國23日降低利率并允許銀行更多地放貸,這是中國政府應對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的最新努力。
降息降準釋放流動性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稱,中國23日降低利率并允許銀行更多地放貸,這是政府應對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的最新努力。
報道說, 23日晚間宣布的這一舉措是中國自去年11月以來第六次降息。目前,中國試圖與增速放緩作斗爭并解決通脹持續疲軟的問題。19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下滑至6.9%,是2009年——當時處于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最慢的季度增速。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4.35%,24日起生效。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同樣下調0.25個百分點至1.5%。
中國央行與全球其他央行一道,試圖通過放寬貨幣政策推動經濟增長,盡管美聯儲已在考慮加息。
與歐洲和日本一樣,中國正在應對通貨緊縮——即價格漲幅日益趨弱——的壓力。通貨緊縮會導致公司減少投資、消費者控制支出,從而拖累經濟。
與降息同步,中國央行稱,將不再給存款利率設定上限。去年以來,中國一直在漸進式地放松對利率的管制,包括今年早些時候在全國范圍內推出銀行存款保險制度。
中國央行在23日發布的聲明中表示,當天的舉措時機有利。目前,在中國,利率普遍面臨下行壓力。這減輕了如下風險:銀行會為了獲得更多存款而變得過于激進、支付越來越多的利息——在美國,這種情況曾引發20世紀80年代的儲蓄和貸款危機。
繼續深化改革傳遞信心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稱,中國出現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經濟表現幾天后,北京公布了一套組合措施促進經濟增長,同時還取消了對銀行如何設定存款利率上限的主要限制。
在23日晚上公布在央行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中國人民銀行表示之所以采取這些措施是因為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面臨經濟下行壓力。
報道說,中國領導人正在應對一系列經濟困難,這些困難讓今年實現7%的增長目標面臨風險。目前的挑戰包括工廠開工不足、國內外需求疲軟和價格持續面臨壓力,這有可能令中國企業更難償還債務。
在降準降息的同時,中國還朝著改革其老舊的銀行體系邁出了關鍵一步,取消了對金融機構存款利率的限制,這體現出中國經濟管理者面臨的一個無法擺脫的困境。
全面的信貸寬松會產生如下風險:資金流入經濟中的低效部門,比如負債累累的國有企業。為了幫助解決這一問題,央行現在將允許銀行更加自由地設定存款利率。央行希望加大金融機構間的競爭力度,以促使資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例如小微企業和私營企業。
與此同時,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還將有助于提高普通家庭的儲蓄收入,對于中國向由消費拉動的經濟轉型的努力而言,這一點被認為至關重要。但是,這也帶來了一個極大的風險——爭搶存款可能破壞銀行業的穩定。因此,在官員們試圖控制借貸風險并限制借貸成本之際,中國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說將繼續對利率進行調控。
彭博新聞社網站10月23日報道稱,中國取消了存款利率浮動上限,著手解決央行口中該國在放開利率方面面臨的最大風險。
取消利率管制將提升市場在經濟中的作用。雖然官員們必須提防金融機構為吸引存款而展開過度競爭,以免企業借貸成本增加或銀行倒閉,但經濟疲軟可能會緩解相關風險。
見地研究公司合伙人朱夏蓮表示,風險可能已沒有兩三年前那樣高,因為存款爭奪戰已經降溫,融資需求走弱,同時銀行放貸意愿下降。各家銀行并沒有充分利用已經擁有的存款利率的彈性。
全球市場應聲上揚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24日報道稱,全球市場23日出現暴漲,原因是中國實施降息,并采取更多舉措支持貸款,旨在提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此舉為金融市場提供了支撐。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22日發表立場溫和的講話,這已促使歐洲各大交易所收高。中國央行此舉促使歐洲各大交易所繼續收高。
倫敦富時100指數漲幅一度高達1.75%,最終上漲1.06%收于6444.08點,創兩個月新高。受中國因素影響的股票表現最為搶眼,在中國央行宣布降息后出現大幅反彈。
巴黎CAC指數上漲2.5%,德國DAX指數上揚2.9%,西班牙IBEX指數收高1.1%。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馬克·威廉姆斯表示,貨幣寬松政策將有助于支持中國的增長模式從投資導向型轉向國內消費型。
他說:“截至目前的貨幣及財政寬松政策確實好像有所助益。信貸增速不斷加快,政府開支增速也在持續加快。”他還說:“誠然,我們目前仍在等待表明經濟好轉的明確跡象。9月份的經濟活動數據仍不能說明經濟情況有大的改觀。盡管如此,我們仍認為,隨著繼續出臺刺激措施,中國經濟很快會顯得更加強大。”
德國《商報》網站10月23日報道稱,中國在推行顯然很寬松的貨幣政策方面并不孤獨:鑒于經濟前景黯淡,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周四才剛剛為歐元區注入更多資金打開大門。中國的經濟增速最近降至6.9%。因此很多專家已經預期中國央行將把錢包打得更開。
美國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經濟學家伊蘭·索洛特認為,中國對降息日期的選擇是很明智的。他說,經濟需要支持,同時通貨膨脹并不令央行擔憂:“貨幣當局立即利用了這個時機。中國股市可能會受益。”
報道稱,與美國不同,中國存在繼續降息的跡象。這可能不會是最后一次。央行在聲明中稱,因為經濟還面臨下行風險,所以它將靈活使用貨幣政策工具。不過,德國北德州立銀行經濟學家弗雷德里克·孔策警告不要高估降息的作用。
?
?
?
相關鏈接:
9月樓市整體回暖 央行“雙降”樓市或迎暖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