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0月27日消息(記者 黎光)《海口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規劃(2013-2020)》通過市規委會審議的消息經本報披露后,引起社會各界的反響和關注。地下空間怎么開發、規劃上具體有什么動作?就這些讀者關心的問題,記者10月26日又進行了較深入的了解。
建設5個地下停車場
近期建設規劃提出,在海府路、海秀東路、龍昆北路、龍華路、解放西(東)路、中山路、新華南路、博愛路所構成的區域,利用廣場、綠地、運動場地下空間,建設地下公共停車場5處,解決停車難問題,緩解交通矛盾。
這5個地下停車場規劃用地分別位于東湖公園綠地、廣場用地、社會停車場庫、海口市體育運動學校、人民廣場東南角,規劃泊位數共計700個。
新建4處地下人行過街通道
規劃近期新建4處地下通道,分別位于濱海大道、長堤路、大同路與海秀東路。具體包括:一是濱海大道與明珠路交叉口。規劃重點解決周邊大型購物中心人流量大,保證城市主干道車行暢通,行人過街安全。二是長堤路與新華北路交叉口。解決長堤路及騎樓街區的人流、車流量均較大,干擾影響大。三是大同路與大英西路交叉口。解決周邊商業服務中心、公園人流集中。四是海秀東路望海樓與人民公園之間。解決周邊的商業服務設施密集,人流量較大,確保行人過街安全及機動車行暢通。
鏈接
一是濱海大道與明珠路交叉口。
二是長堤路與新華北路交叉口。
三是大同路與大英西路交叉口。
四是海秀東路望海樓與人民公園之間。
主城區預留4條地下軌道線
地下交通系統規劃包括軌道交通預留規劃、地下停車設施規劃、地下機動車道路、地下人行過街道路等,規劃目標為:城市地上與地下交通系統有機、完整、統一,上下部各種交通方式之間銜接組合、換乘方便合理;遠期至遠景形成以地下軌道交通鐵線網為骨架、以地鐵車站和交通樞紐為節點以中心城中心地區為主體,包括地下停車系統、地下步行商業街、地下隧道、地下過街通道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統。
規劃遠景主城區預留4條軌道線,長度133.7公里,其中地下線40.8公里;共規劃軌道站點61個,其中樞紐站點11個;地下軌道站點20個,其中地下樞紐站點4個。長秀大道、海盛路、海秀西路、海秀中路、國興大道、白龍北路、白龍南路、瓊州大道、鳳翔東路、鳳翔西路、龍昆北路、丘海大道,作為地下軌道交通的預留主干道,禁止建設經營性地下空間項目。在必須開發地下空間時,必須同時開發出地鐵隧道。
近期建綜合管廊43.24公里
近期結合西海岸新區,美安科技新城的建設,新海港棚改區和博義、鹽灶、八灶棚戶改造區的改造工程,椰海大道改造工程規劃建設綜合管廊43.24公里。遠期結合西海岸新區的建設,及軌道交通的建設優先規劃綜合管廊。遠景結合道路改建、擴建,BRT或市政項目同步實施綜合管廊建設,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四橫”為長流三號路、長秀大道、海盛路-海秀西路-海秀中路-國興大道沿線,鳳翔西路-山高路-白水塘路沿線;“四縱”為海濤西路、創業路-永萬西路、海港路-秀英大道-海榆中路、白龍路-瓊州大道。
地下空間預防“沒頂之災”
規劃要求21處易積水路段建設排水設施和內澇防治設施,地下空間建筑也應提高設防標準,采取增加出入口處安置防淹門、泵站或集水井等排水設施、防漏防滲措施、合理設置地下空間入口結構等措施。
規劃提出應在地下空間各層設置排水溝槽、集水井和緊急抽、排水系統,所有排水設施均應采用潛水泵提升;應確保排水設施電源正常使用,并考慮配置備用泵。
規劃建設4條地下商業街
規劃提出地下商業重點開發地區、人防地下商業設施、地下商業街、地下商業綜合體。規劃重點描繪了海口站商務服務中心、海口長流起步區中央商務經貿區、西海岸新城核心區、大英山中央商務區、江東商業中心、白龍北路商業中心、海秀片區公共中心等重點地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前景。
規劃在長海大道、金貿東路、大同路、高登東街等道路建設4條地下商業街,建筑內部有步行通道,兩邊布置商店、餐飲之類的店鋪。地下商業街多兼有交通功能,與周邊公共建筑或地下車庫相互連通。多與地下過街通道、地鐵站點等具有交通功能的設施結合布置,疏散人流的同時取得經濟效益。
?
?
相關鏈接:
國慶期間海口交通暢通 嚴格執行“有警必接”規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