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手機支付寶手勢密碼易被他人偷窺。網絡圖
偷窺好友手機支付寶登陸手勢密碼,并用猜測到的轉賬密碼成功將好友銀行卡中存款轉入自己卡內。日前,楊浦區檢察院對利用支付寶偷竊他人財產的張輝以盜竊罪依法提起公訴,并被法院判決有期徒刑3個月,罰金人民幣1000元。
2015年1月10日,張輝在朋友李飛家中做客,晚上便借住在其房內。李飛睡著后,同住一屋的張輝看著好友的手機,腦海中一個邪惡的念頭一閃而過。張輝的手機沒有設置開機密碼,于是他很容易地打開了手機,點開“支付寶”軟件。這時,支付寶彈出了登錄手勢密碼的頁面,但這并沒有難住張輝。因平時兩人是好朋友,李飛在張輝面前操作手機毫不掩飾,久而久之,李登錄時的密碼手勢便被張輝熟悉于心。于是,張憑著記憶準確地登錄了支付寶,開始接下來的操作。為了避免被朋友輕易發現,他將轉賬的對象設定為自己的另外一位好友陳先生,輸入設定金額為6000元。隨后,頁面顯示需要輸入支付寶綁定的儲蓄卡支付密碼。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張輝輸入了所熟知的李飛電腦登陸密碼,令他驚喜的是,竟然轉賬成功了!原來,李飛的銀行卡轉賬密碼與電腦登陸密碼一致。
次日,張輝聯系到了好友陳先生,假裝以轉錯賬戶為由,請他將錢款予以“返還”。次日,李飛收到了支付寶平臺發來的短信,提示他綁定的儲蓄卡內有6000元錢已轉入他人賬戶。李飛感到奇怪,于是向支付寶公司進行詢問。對方查找出錢款轉入的賬戶名稱,并告知其交易時顯示的網絡地址與李飛家一致。李飛恍然大悟,原來竟是好友張輝做了“手腳”,于是立刻向警方報案。
檢察官提醒
近年來,隨著網絡金融快速發展,網絡付款轉賬等便捷的支付方式,受到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的青睞。然而,方便快捷的操作同樣也帶來了安全隱患。檢察官提醒廣大市民,通過電腦、手機等平臺進行經濟往來時,要提高個人信息隱私的保護意識,確保使用安全。應定期更換密碼,且切勿在手機、電子郵箱、電腦以及各種涉密軟件上設置同一密碼,以防被輕易竊取。
?
?
?
相關鏈接:
男子重色輕友引眾怒 遭好友惡搞為其辦“葬禮”(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