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男子上山砍柴被馬蜂蜇百處致死 護士曾擠奶救人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10-28 08:43

    患者指著手臂說,這個黑點就是馬蜂蜇出來的。

    重醫附屬永川醫院護士擠奶救人。

      10月26日中午,重醫附屬永川醫院接診了一位全身100處被馬蜂蜇傷的病人。

      入院后,經醫生緊急救治,醫院兩女護士擠奶救人該患者病情好轉。然而,始料不及的是,前天下午5點,男子病情突然惡化,因多器官功能障礙,引發過敏性休克于10月26日晚9點,不幸離世。

      男子被馬蜂蜇了100多處

      據醫院腎病風濕科主治醫師黎洋介紹,該患者入院后,情況已十分危急,全身不下100處傷口。傷口呈黑色,全身皮膚發紅,呼吸困難。

      “血壓等多項指標都檢測不出來。” 據悉,患者李梁(化名)今年30多歲,來自大足區郵亭鎮。李梁在山上砍柴時,踩中了草叢中的馬蜂窩。不料,頓時群蜂亂舞,追著李梁滿山跑。

      “患者當時已神志不清,身體不住顫抖。”值班護士長告訴記者,在對患者皮膚進行大面積清創處理等緊急措施后,患者情況仍十分危急。

      之前,醫院有多次接診被馬蜂蜇傷病人的經驗。對于這類危重病人,主治醫生黎洋決定對其傷口采用人奶為其進行局部涂抹,再進行其他處理和救治。

      腎病風濕科的醫護人員們趕緊著手尋找人奶。“我還在哺乳期,就用我的吧。”護士黃清是患者的護理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正好處于哺乳期的她,決定用自己的奶水對患者傷口進行涂抹。

      傷情過重最終不幸離世

      主治醫生黎洋表示,醫院以前也遇到過類似病患,運用母乳后效果非常好。得知值班護士愿意提供奶水后,黎洋當機立斷:“好,快去準備!”然而,黃清護士哺乳期已經有一段時間,奶水不是特別充足。

      這時醫院另一位同在哺乳期的護士,也表示愿意提供奶水救急。“我們馬上就到值班室去采集奶水。“當時,黃清和同事二人在更衣室,工作服都沒來得及換,兩人合起來擠了一杯乳汁。

      采集完后,醫生立刻對患者傷口進行了涂抹。“我下午護理病人時,發現傷口都已經沒那么腫,病痛也減輕了。”黃清回憶,患者當時的情況已有所好轉。

      “誰知后來就不行了。”下午5點45分,李梁病情再次惡化,呼吸急促,6點55分患者被送進ICU緊急搶救。

      遺憾的是,由于傷情過重,經緊急搶救,醫生發現患者心率驟降,瞳孔散大未縮小,不能捫及大動脈脈動,患者于26日晚上9點25分去世。

      初乳免疫蛋白具抗毒素作用

      “實在是太遺憾了。”護士黃清說。“醫生、護士已經盡全力救治,但還是沒能留住患者生命。”

      “醫院采用母乳涂抹患者傷口,具備科學依據。”重醫附屬永川醫院腎病風濕科主任張劍彬表示,之所以馬蜂蜇過的傷口會呈黑色,是因馬蜂毒素主要為堿性毒素,處理堿性毒素需用弱酸性物質進行中和處理。而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毒素和抗感染的作用,可以中和馬蜂毒素,止痛消腫。

      “但在沒有人奶的情況下,也可以用弱酸的物質代替。”張劍彬介紹,例如白醋或食醋等都可對傷口進行涂抹處理。但如果是被蜜蜂蜇傷,傷口則會呈紅色,是因其毒素為弱酸性,需用堿性物質對傷口進行中合毒素處理,比如肥皂。

      據悉,目前天氣漸冷,老蜂回巢正是馬蜂出動的高峰期。在半個月時間內,醫院就接診了多位被馬蜂蜇傷的病人。

      在此,提醒廣大市民,戶外活動的時,一定要做好必要防護,外出活動時盡量不要穿深顏色衣服,或噴灑味道過重的香水。

      15-20℃ 蜂群躁動容易攻擊人

      躲野蜂不要順風跑

      重慶市消防總隊相關人士提醒,大家在戶外時,應謹防被野蜂蜇傷,更不要有意招惹野蜂,“亂捅馬蜂窩”的行為,比起偶然被一只野蜂蜇傷、引起蜂群的攻擊將更難以對付。

      若遭遇蜂群,應該怎么保護自己?正確的做法是用衣物及隨身物品保護好頭、頸、手等部位并原地趴下,一旦人的體味被地面的味道所遮蓋,野蜂長時間找不到目標便會自動散去。若一定要逃跑,千萬不要順風逃跑。

      被蜇后切勿擠壓傷口

      “秋季是馬蜂活躍的季節。”有醫生表示,溫度是馬蜂頻繁出沒的原因之一。每當戶外溫度達到15-20℃時,蜂群會顯得躁動,處于活躍期,對人具有很強的攻擊性,每年秋季,被野蜂蜇傷的市民均會有所增加。一般當氣溫下滑至10℃以內,馬蜂才會不再出沒。

      當被馬蜂蜇30處以上,人體容易發生腎臟功能損害,蜇50-70下,就可能致人病危。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被野蜂嚴重蜇傷時,千萬不要擠壓傷口,以免毒液擴散,可以用拔火罐、吸奶器等吸出毒汁,減少毒素的吸收。一旦腫痛、頭暈等不適癥狀嚴重時,要及時就醫。

      馬蜂對黃色特別敏感

      重慶師范大學副教授李廷景說,人一旦離馬蜂巢只有20到50米,就會有馬蜂在頭上盤旋,“這時如果揮手拍打或用物體攻擊它們,很可能引起它們群起而攻之。”

      此外,馬蜂對黃色特別敏感。市民外出還要盡量避免使用香氣很濃的化妝品。

    ?

    ?

    ?

    相關鏈接:

    解放軍叢林極限演習:耳進水鼓膜穿孔 數百馬蜂蜇
    男子被馬蜂蜇毒蛇咬 靠吃草藥喝溪水爬回家
    海口街頭男子叫賣馬蜂引圍觀 馬蜂蟄傷人或致命
    高溫馬蜂繁殖快 海口市民發現"馬蜂窩"別亂捅
    加拿大女市長自家湖濱別墅度假時遭馬蜂叮死
    海口夏季馬蜂頻繁出沒 提醒:切不可盲目摘取馬蜂窩

    ?

    相關鏈接:
    海口夏季馬蜂頻繁出沒 提醒:切不可盲目摘取馬蜂窩
    高溫馬蜂繁殖快 海口市民發現"馬蜂窩"別亂捅
    海口街頭男子叫賣馬蜂引圍觀 馬蜂蟄傷人或致命
    男子被馬蜂蜇毒蛇咬 靠吃草藥喝溪水爬回家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敖一航]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