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專家推測:這枚陶骰子可能是中印文化碰撞的產物,并非賭具而是玩具。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四川出土陀螺骰子疑是麻將骰子2000歲老祖宗(圖)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5-10-29 10:30

    陀螺骰子六面示意圖。

      中西合璧2000歲 德陽出土麻將“骰子”的老祖宗

      專家推測:這枚陶骰子可能是中印文化碰撞的產物,并非賭具而是玩具

      “國產”骰子溯源

      中國現在發現最早的骰子,出自于山東的一座戰國墓。戰國到秦漢時期,我國原產的“骰子”,是14面體或者18面體,上面都是漢字,被稱為“焭”(qióng)。在這之后,直到東晉和唐宋時期,才出現了正六面體的骰子。

      “中西合璧”之說

      四川大學考古系教授宋治民認為,這枚骰子對于研究中國骰子的起源、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點數骰子是中國沒有的,來源于印度。因此,此陀螺骰子極有可能是中印文化碰撞的產物。

      四川人茶余飯后的娛樂活動,不能不提到麻將。而打麻將不能或缺的用具,就是那一對骰子。這六面點數的小立方體何時出現?相傳是三國時魏國曹植所造,可今年9月,在德陽什邡的一次搶救性發掘,推翻了這個說法。

      什邡元石鎮城西村的一個漢代遺址中,出土了一枚長3.2厘米、直徑1.8厘米的灰陶骰子,中間6個面,分別刻有1至6個小圓窩。在此之前,我國發現最早的六面體骰子來自一座東晉墓。如果這枚骰子確定來自約2000年前,將改寫中國骰子的歷史。

      六面體,兩頭柱軸——這個小東西堪稱中西合璧,之所以這么“袖珍”,專家推測是當時小朋友的玩具。

    什邡出土的這枚陶骰子疑是漢代的物品。

    ??? 首現/造型獨特為我國首次發現陶骰子

      日本動畫《黑執事》第一集中,19世紀英國貴族小少爺,和來訪者下雙陸棋,用了一枚造型復古的骰子。這棋被小少爺稱為“雙六”,是中國宋朝時的發明。

      這枚復古骰子,終于出現了實物原型。今年9月28日,德陽考古工作者在一個灰坑(古人丟棄生活垃圾的地方)中發現了一枚夾砂灰陶骰子。德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章澤說,當時出土的有唐宋時期的瓦片、陶片,還有漢代的陶片,不過這個骰子,卻是他“第一次看到”。

      這個骰子高3.2厘米,中間部分是一個1.8厘米的近圓形,圓形實際上有6個面,每個面寬窄不一,分別刻有1至6個小圓窩。骰體上下多出一截,整體更像個陀螺。

      在多方查閱資料后,考古人員確定,這是我國首次發現陶骰子和陀螺骰子。由于造型獨特,此前沒有文字記錄,劉章澤說,他們推測骰子使用時是通過旋轉來確定點數的,因此將它命名為“陀螺骰子”。

      獨一 /我國首現相似品僅有文獻記載

      在美索不達米亞,曾出土過一枚公元前2750年前的陶質骰子;在古印度摩揭陀王國首都王舍城遺址上,也出土過一枚公元前六七世紀時的紅陶燒制骰子。而在中國,這是頭一回。

      不過它的造型和國外的不同,不是正宗的六面體,而是陀螺狀。能找到的和它相似的物品,則是文獻記載的“瓊”了。晉人張湛,在戰國《列子》的注里,引用了一段《古博經》:“其擲采以瓊為之。”這是一種兩頭尖、中間五面體的“骰子”,一般是木制或玉制或骨制。不過至今,還沒有出土過“瓊”。

      比晉再早些的漢代,還有“兩頭尖銳,中間平廣,狀似今之杏仁”的“五木”,也是博戲(賭博)的一種木制器物,和骰、瓊功能類似,不過只有黑白兩面,畫的是雞和牛。

      源流承上啟下或改寫我國骰子歷史

      對于考古人員來說,最重要的是,這個骰子來自哪個年代?四川大學考古系教授宋治民觀點是,夾砂灰陶在漢代比較流行,估計骰子的年代是在漢代。劉章澤認為,遺址的時代和灰坑堆積等,可以證明它的年代。

      骰子現無法做同位素檢測,但它本身的造型,也蘊藏了大量信息。

      中國現在發現最早的骰子,是山東的一座戰國墓出土的。戰國到秦漢時期,我國原產的“骰子”,是14面體或者18面體,上面都是漢字,被稱為“焭”(qióng)。在這之后,直到東晉和唐宋時期,才出現了正六面體的骰子。

      而這個骰子,6面體加點數,明顯有東晉骰子的影子。上下的柱體,又保留了中國的“傳統特色”。如果確定這個骰子是漢代物品,那么點數骰子傳入中國的時間要提前。

      這個骰子,卻不一定是賭具。“如果用于賭具,涉及到錢財,肯定要做得精致一些。”西南民族大學教授羅新本長期研究四川的骰子,他推測,這個陀螺骰子可能是當時小娃娃的玩具。

      身份鑒定

      或是中印文化結合物或與南絲綢之路有關

      提起了骰子,怎么能不說說我們四川博大精深的麻將呢?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游戲,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游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是“血緣”關系。

      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古博戲始于何時,準確年代很難說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我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這里的箸是一種長形的竹制品,相當于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

      不過,骰子后來的演變,明顯增加了西方的文化因素。宋治民說,這個骰子對于研究中國骰子的起源、演變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一、二、三、四、五、六點,這是中國沒有的,這個來源于印度。”他說,這個骰子極有可能是中印文化碰撞的產物,或與南方絲綢之路有關。

    ?

    ?

    相關鏈接: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新石器早期罕見玉飾
    “天下第一吻”石雕?出土74年后首現故宮
    西安出土完整唐代水晶項鏈
    國土部抬高拿地門檻 資金實力不足企業 將擠出土地市場
    秀英炮臺門匾出土 當年威武成追憶
    河南周口出土2000多年前青銅劍 仍寒光逼人(圖)

    ?

    相關鏈接:
    國土部抬高拿地門檻 資金實力不足企業 將擠出土地市場
    西安出土完整唐代水晶項鏈
    “天下第一吻”石雕 出土74年后首現故宮
    黑龍江小南山遺址出土新石器早期罕見玉飾
    河南周口出土2000多年前青銅劍 仍寒光逼人(圖)
    秀英炮臺門匾出土 當年威武成追憶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王浩野] [編輯:王善棟]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m.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