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銀行業正使出渾身解數加速布局“一帶一路”。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跟隨銀監會調研的過程中了解到,截至9月末,在支持“一帶一路“項目上,廣東銀行業(不含深圳)重大項目授信總額814億元,福建轄區內銀行業機構表內外投融資余額1943億元。“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金融創新的支持。金融業跟隨客戶的步伐進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海外客戶和市場,不僅有利于我國金融業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還將通過全球業務布局,分散市場風險,提高核心競爭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此前表示。
此外,地方銀行業還結合地方的具體情況,針對區內“一帶一路”項目設立多個專項產業基金。
多銀行提供增值服務
面對凈利增速的放緩,“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我國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一帶一路”倡議將拉動貿易、企業并購及投融資需求, 有助于商業銀行的區域化和國際化布局,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新機遇。”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截至今年9月末,轄區內投入‘一帶一路’授信總額814億元,貸款余額241億元,同比增長57%;僅2015年1~9月,新發放相關貸款117.7億元。”廣東銀監局副局長任慶華指出,上述戰略落實是需要企業、銀行、政府、監管部門的多方協作,境內境外的呼應聯動。
同時,福建銀監局福巡視員陳怡也透露,據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末,轄區銀行業機構共支持“一帶一路”項目1710個,表內外投融資余額1943億元,較年初新增471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累計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融資提供對外擔保11億美元;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還提出2015~2018年對廣東省“一帶一路”建設累計提供不少于100億美元授信支持。
當然,除了提供資金上支持,多個銀行還為相關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方式來布局“一帶一路”。比如,國開行福建分行依托總行全系統海外業務網絡優勢,積極為走出去企業提供“融資+融智”相結合的服務。
一位銀行人士也分析指出,“增值服務可以幫助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和項目資金管理能力,從而達到推動項目順利開展,降低貸款風險的目的,實現銀企雙贏。
廣東絲路基金將面世
去年12月,絲路基金的設立,體現了我國利用外匯儲備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戰略布局。實際上,除國家層面絲路基金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研中發現,地方銀行業也針對“一帶一路”也成立了專門的基金。“正在籌劃設立的廣東首只‘一帶一路’專項基金——廣東省絲路基金,這是境內外、多幣種、多元化產業基金,首期計劃募集200億元,其中財政引導資金20億元,廣東工行牽頭募集180億元,主要投向符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項目。”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周駿表示。
據介紹,該基金將以少量政府出資為引導,按照1:9的比例最大程度撬動社會資本;未來進一步帶動境內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參與的情況下,其杠桿比例將達到1:20甚至更高。
有銀行人士指出,上述絲路基金的建立更偏向于市場化運作模式,更偏向于吸引社會資本的參與。通過該基金的投資帶動,首先以“資金換資本”,將社會資金轉化為產業資本;其次再通過“產能換資源”,以境外優質資產和基礎資源解決境內制造業轉型升級、過剩產能轉移等問題。
周駿還進一步透露,廣東工行已于近期向廣東省發改委遞交了《廣東省絲路基金設立方案》,將為基金投資項目提供“股權+債權”、“融資+跨境金融服務”的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記者在福建了解到,福建海峽銀行牽手福建省投資開發集團等成立了“遠洋漁業發展基金”,基金規模50億元。平安銀行則與泉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市場化運營的“泉州市城市發展基金”。此外,建設銀行還發起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海絲產業基金”,重點支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的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