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國內外關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落下帷幕。會議公報自然最引人關注,“七大看點”“十大利好”的政策解讀散布在網絡。諸如“全面放開二孩”“免除困難學生高中學雜費”“上漲技術工人工資”“大病保險全覆蓋”“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下個五年,看得見的實惠足以說明未來貫穿著共享發展、人民獲得的理念。
每次中央全會都定義著未來之路,而如何更好發展始終如一。自十八大以來,三中全會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題,改變革新各個領域內不符合發展規律的制度之錮,老百姓得到的是切身便利;四中全會確立了全面依法治國,為深化改革護航,也為老百姓的安定幸福護航;五中全會以制定“十三五”規劃為支點,開啟日后五年發展路,面向百年復興夢。
政策紅利,既釋放著發展的成果,又普惠著大多數人。三十多年來,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面臨著巨大挑戰,但是發展一方面需要改革破除前行中的藩籬,另一方面也需要改革釋放紅利、惠及百姓。正如有網友評價,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這是“孩子們真正的福音”;實施全面參保計劃,人們期待著“社保制度如能完善實施,很多社會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縮小收入差距,老百姓希望公平“看得見摸得著”。顯然,民生是最大的關切,民生紅利中寄托了老百姓滿懷的期待。
有人統計,五中全會的公報,“發展”一詞共出現了90多次,而在不足6000字的篇幅里,闡述和部署五大發展理念就達3100多字,可見其分量之重,不容小覷。共享發展之于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更有特殊含義。畢竟,中國已經進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怎么實現全民的全面小康、怎么做到“一個都不能少”、怎么激發“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能動性,在未來五年內、甚至邁向“第一個百年目標”過程中,至關重要。
每一步前行都離不開老百姓的參與,每一點輝煌都要讓老百姓有充分獲得。7000萬人要脫貧,貧困縣要在標準基礎上摘帽,教育要向農村傾斜……這要求不能把老百姓置于發展之外;充分保障就業,激發創業創新活力,維持物價基本穩定,實現老百姓的生活穩定……這說明老百姓既是發展的主體又是增進民生福祉的落腳點。事實證明,從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到走向共同富裕,從共富實現共享,在這一“中國發展新境界”中,老百姓的感受和評價最重要。
有人說,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對外釋放著強烈信號,那就是中國有能力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信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有動力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毫無疑問,昨天的成果是今天的起點,今天的成就是未來的基礎,走向2020年,更需再鉚足一股勁兒。
?
?
?
?
相關鏈接:
國外媒體積極報道我五中全會
受中共中央委托 中央統戰部向黨外人士通報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中央紀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
五中全會閉幕 國外關注的七個關鍵詞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