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15年6月16日下午,習近平在遵義縣楓香鎮花茂村視察現代高效農業智能溫控大棚。
二、綠色發展新道路
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中國走向永續發展、文明發展新道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維護生態安全的講話、論述、批示超過60次,足見其對綠色發展的重視。他擔任十八報告起草組組長,在報告指出: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綠色發展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具體體現。“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五中全會強調的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綠色發展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習近平指出:“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發展,應當是經濟社會整體上的全面發展,空間上的協調發展,時間上的持續發展。”習近平強調:“經濟發展、GDP數字的加大,不是我們追求的全部,我們還要注重社會進步、文明興盛的指標,特別是人文指標、資源指標、環境指標;我們不僅要為今天的發展努力,更要對明天的發展負責,為今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和可以永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
綠色發展是增強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生態環境已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強調:“中國將繼續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合作,推動成果分享,攜手共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綠色發展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途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是五中全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的重要內容。習近平指出:“我們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現在的發展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溫飽,而是為了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不能光追求速度,而應該追求速度、質量、效益的統一;不能盲目發展,污染環境,給后人留下沉重負擔,而要按照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