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袁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介紹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編制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記者:剛才徐主任提到五中全會特別提出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現行統計指標中,城鎮化率有兩種統計方式,一種是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一種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去年二者相差19個百分點,有觀點認為這和2.5億農民工有關。請問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目標應該如何理解?未來將出臺哪些具體措施實現這一目標?
徐紹史:謝謝這位記者朋友。城鎮化一直是發展中大國的一個重大的、現實的課題。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目標,我們已經發布了新型城鎮化規劃。我們也覺得城鎮化是穩增長、調結構的一個黃金結合點,但是城鎮化最重要的問題還是人的城鎮化。正像你剛才所說,2014年我們國家城鎮常住人口7.49億,城鎮化率54.77%,這是指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它包括了在城鎮居住6個月以上的2.5億左右農民工,以及隨這些農民工遷徙的家屬。如果扣除這2.5億人,城鎮戶籍人口實際上只有5億左右,占總人口的比例是36.3%,戶籍人口的城鎮化率就是36.3%。新型城鎮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這需要每年城鎮化率提高一個多百分點,大概有一千多萬人。所以就面臨這么一個問題,地從哪兒來?錢從哪兒來?人往哪兒去?
現在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幾條:一是拓寬入戶通道,讓有意愿、有能力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去年國務院印發了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到現在已經有25個省(區、市)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方案,我們要求到年底每個省(區、市)都必須出臺方案。農業轉移人口有了城鎮戶籍之后,就要享受城鎮的公共服務。我理解這個公共服務最核心有“五件事”,就業、住房、醫療、社保、教育。有了這五個方面的公共服務,農業轉移人口就可以在城市待下去。第二個措施,我們要加快“三掛鉤”機制,調動城市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的積極性。“三掛鉤”就是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城鎮建設用新增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掛鉤、中央基建投資安排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通過這三個掛鉤,鼓勵城鎮政府吸收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當然各地還有一些很好的做法,我們正在總結,爭取在面上推廣。我想強調,城鎮化實際上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帶動新農村的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
?
相關鏈接:
戶籍人口城鎮化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