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探親30天,媳婦一個月沒理他
劉敏是潼南區婦聯維權科科長,從1988年起,她就做起了婦女維權工作,記憶中她接待過兩位到婦聯維權的男性,“因為男性來維權的非常少,所以印象很深刻,特別是那位伐木工。”
劉敏所說的伐木工姓趙,因為常年在外面工作,每年只是探親假才回家團聚。“一個月的探親假,他回來不久,老婆和老媽就產生了矛盾,吵了起來。他直接說了老婆幾句,說得有點重,他老婆當時就生氣了,怪他偏袒了婆婆。”
老婆生氣后,趙某也沒當回事,過了好幾天,原本應該是久別勝新婚的小夫妻卻一句話沒說。“后來趙某找妻子,妻子還是不理他,更不讓趙某碰她,就是不過夫妻生活。”
眼看一個月的探親假要結束了,趙某實在沒辦法,來到了潼南區婦聯維權科,找到了劉敏。劉敏說:“第一次去我們還只是話家常,第二次比較熟悉了,我們才把這事給他妻子說了,從中進行調解。在趙某認錯后,兩人也就好了。”
[案例二]
帶傷口來求助:妻子要離婚快幫幫我
除了趙某這件事,讓劉敏記憶深刻的還有周某跑到婦聯來維權一事。
“當時周某是拉著老婆一起到的我們婦聯。”劉敏說。原來,只有20多歲的周某脾氣比較急,還經常控制不住自己。“因為吵架,他便動手打了老婆,他老婆就要跟周某離婚。”來到婦聯時,周某一直責怪自己,“他說他也曉得自己脾氣不好,但有時候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好多時候他捏起拳頭砸向墻壁,來婦聯的時候,周某的手上都還有傷口。”劉敏說。
在現場,周某除了不停向老婆道歉外,還主動寫起了保證書,“保證書內容還有點多,比如說再也不打妻子了,要再怎樣對妻子好等等。”見周某很誠懇,“我們也就勸和不勸離了。”
[解讀]
80%男人遭遇家暴,“忍氣吞聲”是主流
家暴這個問題上,男人和女人的表現不一樣。2013年,市婦聯披露過一組數據,在婦聯全年接到的1885起家庭暴力事件投訴中,有99.4%都是女性遭遇家暴。
或許是男人礙于面子等原因,即便是遭遇了家暴,也多以隱忍或是離婚來解決,真正到反家暴點投訴、求助的比較少。有公益機構曾做過一個200份的入戶調查和 300份的街頭抽樣調查,男女比例均等。調查結果卻是,接受調查的男性中,有80%的男性稱受到過家庭暴力,N多天不理不睬形同陌路這樣的夫妻冷暴力是主流,其次就是較輕的被抓傷、抓頭發之類的。
■數據
性別比
報告公布數據顯示:重慶男女最新出生性別比為110:100,男女比例逐漸縮小,重慶男人打光棍的幾率減小。
公務員
全市的女廳官現有302人,全市處級干部中大致有17%是女處長,公務員中女性占比已超過了30%。
家庭
根據被調查樣本家庭數據,38.4%的家庭,男性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女性收入為家庭經濟支柱的只占被調查家庭的18.6%。
教育
截至2014年底,我市接受學前教育的女童占比已經超過47%。接受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階段的女生,占比也接近和超過50%。
維權
截至2014年底,全市各級婦聯建立了婦女信訪代理中心、站、室共計1.2萬個,全市有2萬多名代理員直接負責婦女信訪接待;各級公安報警中心和綜治辦等,也設立了家暴投訴中心,家暴現場投訴點有1.08萬個。
?
?
相關鏈接:
文昌不雅視頻續:兩男子被刑拘 婦聯對女子進行安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