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3天的協商,中國遠征軍緬甸陣亡將士遺骸尋找與歸葬項目(以下簡稱“遠征軍遺骸歸葬項目”)組織方,依然未能與緬甸密支那華人組織云南同鄉會等達成共識,這347具遺骸歸葬項目只得暫緩,暫留緬甸境內。
緬甸陣亡中國遠征軍遺骸歸葬活動由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發起,原定于5日在云南省猴橋口岸迎接347具遺骸回國。
根據中緬民間機構昨日雙方各自發布的聲明,顯示雙方在遺骸是否全部歸葬、相關手續等方面存在分歧,且溝通無效。
遠征軍遺骸歸葬項目組織方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活動取消表示歉意,并表示目前正與緬甸有關方面積極協商,將繼續努力將英烈遺骸帶回中國安置。
當日,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政府就英烈遺骸安置問題正同緬甸有關方面進行商議,力爭早日做出妥善安排。
1942年中國遠征軍遠赴緬甸對日作戰,此后約有10萬遠征軍將士犧牲后埋骨異域。近年來,眾多民間愛心人士致力于尋找遠征軍老兵遺骸并運回中國安置。已有兩批遠征軍將士遺骸運回中國云南省安葬。
焦點1云南同鄉會是何機構
多人為遠征軍后裔,曾配合遺骸挖掘
密支那云南同鄉會(下稱同鄉會)與中國遠征軍淵源頗深,其中多人為遠征軍后裔,數十年前就已開始協助收葬烈士遺骸,并建立墓園進行祭掃,而在龍越基金會挖掘遠征軍遺骸時也曾予以配合。
當地華人華僑為了保護陵墓、遺骸努力多年,對遠征軍英烈也抱有很深的感情。在留緬遠征軍墓地屢次被毀時,留緬華人都是保護墓地的最重要力量。上世紀60年代遠征軍墓地被毀后,就是當地華人最先站出來重建墓地。密支那的多個華僑組織也一直在申請、疾呼重建陵墓、紀念碑,并曾做過多種方案。
此次活動組織方在說明中提到:在4月10日于密支那舉行的啟動儀式上,曾邀請了“緬甸密支那云南同鄉會”參加,對方派出兩位副會長,在啟動儀式上發表了講話,且提供了一間房子作為存放遺骸的場所。10月上旬,邀請云南同鄉會會長高仲能前往云南省施甸縣,對遺骸安放的意向位置進行了考察,對方表示,中國遠征軍緬甸陣亡將士遺骸安放在施甸縣非常合適,會全力支持此次活動。
焦點2為何遺骸回中國遇阻
雙方在遷徙遺骸數量、手續方面存分歧
同鄉會昨日發聲明表示,此前全力支持是因為曾多次為中國舉辦“忠魂歸國”挖掘遺骸活動,并配合護送遺骸歸葬。“我們原先認為此次活動同樣只需數具遺骸以供祭奠,但龍越慈善基金會欲將該會護佑70余年的遺骸全部運送回國,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致使英靈漂泊,不得安息”。
對此,項目組織方、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表示,云南同鄉會和遺骸尋找與歸葬項目沒有任何直接關系,“組織方是出于禮節,在舉行啟動儀式和歸國活動時邀請了對方參與。”
同時,孫春龍強調,龍越基金會在緬甸的唯一合作方,共同發起機構是旅緬遠征軍老兵暨后裔聯誼會,該機構由遠征軍后代組成,專門負責和遠征軍有關的事項,而接英烈遺骸回家,始終是這些老兵后代的心愿。
此外,云南同鄉會也在聲明中稱此次遺骸回中國活動并未獲緬甸中央政府批準,“請出示批準文件”。
該會還認為,龍越慈善基金會所提供的“中國政府批準文件”只是一份活動說明,并不正規。
龍越慈善基金會則表示,已于10月9日取得緬甸政府對遺骸歸葬項目批復,但按緬甸政府要求,必須在緬甸大選(11月8日)之前完成遺骸運送工作。
焦點3 遠征軍遺骸如何安放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稱希望共同辦實辦好此事
孫春龍稱,基金會希望通過溝通了解問題并妥善解決,雖然截至昨晚依然無果,但會積極保持溝通,以大局為重,踐行帶347具遠征軍遺骸回家的承諾。
云南同鄉會則表示,“共悼英烈,殊途同歸”,該會自九月初就多次開會商議,并于9月中旬決定將此批遺骸安葬于密支那華人公墓內,“青山處處埋忠骨,外物驚擾英雄魂”,密支那華人將出資擇地選吉日讓這些遠征軍將士遺骸入土為安。
昨日,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新聞發言人對媒體表示,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對中緬兩國友好人士對此事給予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贊賞,但不贊成任何人、任何組織對英烈遺骸單方面做出安排;對所發生的不愉快事件感到遺憾,希望有關方面在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加強溝通、協調,齊心協力,共同把這件大事辦實、辦好。
專家觀點
遺骸遷徙需考慮手續情感等因素
從事國內遠征軍抗戰研究的著名專家戈叔亞,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對遠征軍的系統調查。他多次赴緬,對戰場、留緬遠征軍及后人、陵墓現狀有過深入了解和探訪。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留緬遠征軍遺骸遷回國內是最好的選擇。“英烈陵墓在緬曾遭受過嚴重損毀。史料記載緬甸密支那原有3個大的遠征軍墓地、2個小的墓地,我多次去考察過,全部損毀,至今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戈叔亞認為,留緬遠征軍英烈遺骸遷回國內,無論從遺骸保護本身,還是后人祭奠方面都是最好選擇。不過他也承認,當地多個華人組織一直致力保護陵園,對其感情很深。
“民間組織開展國際活動,在組織、溝通、法律等方面涉及諸多問題”,昨日,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黃浩明介紹,在民間組織開展國際間活動時,需要統籌考慮5個方面問題。
首先要調研對方國家法律,確保相關活動依法進行,其次則是選擇合作伙伴,“確定是不是可靠”,他說,這涉及后續活動是否能妥善開展,同樣活動開展時還要考慮到文化沖突的可能性,“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
此外,民間組織的國際活動還要考慮風險管理問題,“通盤考量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以及原因”,最后結合上述相關因素評估活動開展的可行性。
至于目前遠征軍遺骸歸葬項目所遇到的問題,黃浩明分析說,關鍵還是實現要確定雙方的責任和權利,明確各自的法律義務,一旦出現爭議可以走法律程序解決,“比如約定法律爭議的訴訟地區等”。
他還認為,遠征軍遺骸歸葬一事涉及諸多技術問題,包括DNA鑒定、運送技術,以及相關人士的感情等問題,因此更需要活動主辦方在規劃時與相關組織確定各自權責協議。
這樣一旦出現問題,雙方可以根據協議對癥下藥,“也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調解”,黃浩明說,活動雙方只有達成共識,才有助于盡快解決問題。
?
?
相關鏈接:
僅800張門票!球迷遠征軍難入場 對手豪言零封恒大·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