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助推“雙創”工作,宣傳文明理念,倡導好家風、好家訓,營造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海口開展“海口十佳最美婆媳”評選活動。活動由海口市婦聯、海口市文明辦共同主辦。
“最美婆媳和諧行”旨在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孝老愛親、勤儉持家、鄰里互助的傳統美德,樹立文明家風,營造平等和睦的家庭關系,深化最美家庭創建,以家風文明帶動社會文明,促進社會和諧。
依照評選標準,活動主辦方將根據推選、報名情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自愿、權威”的原則,評定出10戶“十佳最美婆媳”及若干戶“最美婆媳提名”。另外,活動主辦方將于11月15日舉辦頒獎典禮,對榮獲“最美婆媳”稱號的對象給予表彰。
最美婆媳系列報道:
海口網見習記者 鄧鈺 攝影報道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每個人的心靈。積極向善的家風能夠引導家庭成員形成純潔、高尚的的品格。在海口,吳月蘭和李丹兩代警嫂,便共同用行動傳承了廉潔清正的家風。
外地媳婦本地婆 共建幸福之家
自2011年吳月蘭、李丹成為婆媳以來,她們一直互相包容,親如母女,兩代人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營造了幸福溫馨的家庭。【詳細】
海口網見習記者 鄧鈺 攝影報道
一張并不寬厚的背上,有無限的溫暖與安全。海口仁道村的一戶普通人家中,婆婆吳月連因年輕時落下病根,腿腳不便。每當她病痛復發時,兒媳吳愛文總是二話不說,從村里到市里,一路背著婆婆求醫看病。
婆媳相互支持 生活瑣事見溫情
村舍前的小院里靜靜地撒著幾縷陽光,一陣微風吹過,盡是安逸與平和的氣息。亭亭如蓋的大樹下,吳愛文正細心地為婆婆按摩,只見她的雙手沿著婆婆的腿從上往下一點點揉捻著,這已經成為吳愛文的日程之一。她解釋說:“婆婆年輕時干了太多重活,現在腿腳經常泛酸、發疼,要常常給她按摩才能緩解。”【詳細】
海口網見習記者鄧鈺 攝影報道
自古以來,婆媳之間的矛盾在家庭生活中都較為常見。但在海口坡巷村,失明的婆婆陳秋平和孝順的媳婦徐佳麗不僅相處融洽,還各自用行動演繹出一段至善至美的婆媳情。
眼盲心不盲 婆婆悉心照顧兒媳
“來到這個家,真是我的運氣。”徐佳麗哽咽地說。2011年,徐佳麗和丈夫結婚,之后便一直和婆婆一起生活。人們常說婆媳關系難處,但徐佳麗自言,她感受到的只有婆婆濃濃的關心與照顧。【詳細】
海口網見習記者鄧鈺 攝影報道
海口永興鎮有一個幸福的大家族。這個家族五代同堂,猶如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102歲的老人吳玉連是這棵家庭樹的根,牽動著全家人的生活。每日守候、呵護吳玉連的人便是她的兒媳林春英。
從早到晚 兒媳悉心照顧家婆
雖然年事已高,吳玉連依舊思維清晰,知道有客人來家中拜訪,她提前囑咐兒媳林春英到鎮上買新鮮的水果招待客人。“婆婆雖然年紀大了,但熱情好客的性子一點都沒變。我們做后輩都隨她。”林春英樂呵呵地說。自1978年進家門以來,林春英和婆婆吳玉連從未紅過臉,即使偶爾有些分歧也能很快和解,從沒吵過架。吳玉連很是中意林春英個兒媳。她笑呵呵地說:“兒媳每天把我照顧得很周到,挑不出一點不好。”【詳細】
海口網見習記者鄧鈺 攝影報道
“娶個媳婦賣個兒”是對于婆媳關系難處的調侃。“婆媳關系難處,好媳婦難當”這一觀念早已深入人心。新奇的是,這些說法在林苑池和她兒媳身上并沒有顯現,林苑池說:“兒子的脾氣太急躁,有什么事我還是喜歡和兒媳慢慢商量。”
相互在乎和尊重是婆媳21年不紅臉的秘訣
說起兒媳王海英,林苑池贊不絕口:“她性格溫和又體貼老人,進家門21年了,我們倆越來越好。”婆媳倆在相互關愛和包容中走過了21個年頭,從未紅過臉,婆媳間相互謙讓、相互理解,共同把家經營成溫馨的港灣。【詳細】
海口網見習記者 鄧鈺攝影報道
孝是重陽節的主題,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林芳妹的家中“母慈子孝”,洋溢著濃濃的溫馨氛圍。談起兒媳婦林芳妹,婆婆曾賽玉贊不絕口。婆媳倆十年來從未有過爭執,也沒紅過臉,如母女般相處詮釋“婆媳和睦”,連鄰里都羨慕這么和諧的婆媳關系。
婆婆:這個家全靠兒媳婦忙里忙外一手操持
林芳妹是一名老師。工作中,她盡職盡責,育一方桃李;生活中,她孝老愛親,是鄰里交口稱贊的好兒媳。每當有人說林芳妹孝順,曾賽玉的臉上都會綻開笑容,不住地點頭附和:“我這個兒媳是百里挑一的好,對人溫柔,對事細心,這個家全靠她忙里忙外一手操持。”【詳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