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港
青島港內有序排列的集裝箱
海口網特派記者 袁宇 攝影報道
青島港始建于1892年,是世界第七大港,主要從事集裝箱、原油、鐵礦石、煤炭、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儲存、中轉、分撥等物流服務和國際客運服務。2014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4.68億噸,同比增長4%;完成集裝箱165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8%。
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規劃布局中,青島是中國政府確定的“新歐亞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合作支點城市。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焦廣軍介紹,自“一帶一路”倡議出臺以來,青島港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成立了專門的海外事業部,對接海外業務并提出了國際化發展戰略。同時青島港還實行走出去、引進來戰略,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城市、港口建立聯絡機制,擴大友好合作港口的規模,并幫助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開通往來青島港的航線,促進貿易發展。
據介紹,青島港先后與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建立了友好港關系,并與馬來西亞關丹港簽訂了友好港意向書。2015年1至7月份,青島港新開直達“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航線11條。截至7月份,青島港與東南亞、中東和西亞的進出口重箱達到近百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0%。
“港口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發展定位非常重要,青島港目前正朝東北亞海運至歐洲的中轉樞紐港方向發展。”焦廣軍認為,貿易便利化需要物流便利化和通道便利化。青島港正全面整合物流、貿易流、資金流、信息流,著力構建集裝箱、干散貨、油品、件雜貨等四大綜合物流體系,完善保稅倉儲、期貨交割、破碎篩分、配煤配礦等增值服務功能,加快向現代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轉型。同時,青島港得益于中國海關總署和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總局全力實施的“以青島關檢為龍頭”的“沿絲綢之路經濟帶”通關通檢一體化新模式,加快向內陸腹地復制港口功能,延伸港口服務,分別在鄭州、西安、烏魯木齊等中心城市合資合作了內陸港,搭建了青島港與中國廣大中西部地區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大通道”。
“在‘互聯網+’背景下,建設智慧港口也勢在必行。”焦廣軍表示,青島港在國內沿海港口中率先建成EDI中心和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為口岸創造了統一的物流業務交互環境。內陸港信息系統已延伸至臨沂、濟寧、德州、西安、鄭州、新疆、洛陽、成都等區域,提高了口岸通關效率。青島港正加快打造港口生產智能操作、物流電商網絡服務、管理扁平協同運行、信息共享智能分析的智慧港口。
(海口網11月11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