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起,海口市正式啟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今年年底,海口市對按比例和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情況進行公示,并對其進行補貼和獎勵,對既不安排殘疾人就業,又拒絕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單位進行公示曝光。
“海口市登記在冊處于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約有1.1萬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占30%左右。今年以來,超過2/3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都沒有獲得就業機會。”今天,海口市殘聯就業部主任潘文俊說,多數殘疾人不能獲得就業機會主要是因為部分單位依然對殘疾人存在歧視。
一直以來,省殘聯等6部門明確要求,各市縣要了解用人單位用工情況,結合崗位需求,依托社會力量建立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有針對性地組織殘疾人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定崗培訓,使殘疾人的勞動能力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建立健全殘疾人職業培訓補貼與培訓質量、一次性培訓后就業率相掛鉤機制。
海口作為全省唯一對殘疾人就業進行公示的試點城市,本月起正式啟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公示制度”。今年底,海口市政府殘工委將對不按規定為殘疾人提供足夠就業崗位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公示曝光。
此外,對于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海口市將落實“公示制度”促進其就業。從海口啟動公示制度試點工作起,對于不履行義務的用人單位不能參評先進單位,其主要負責人不能參評先進個人。
目前,海口市相關部門正在草擬相關政策,通過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對殘疾人就業培訓基地開展的職業培訓進行補貼;對安排就業困難殘疾人或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給予社會保險費補貼和一次性崗位補貼等。
促殘疾人就業不妨政府帶頭
-饒思銳
“海口市登記在冊處于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約1.1萬人,其中有勞動能力的占30%左右。今年以來,海口市僅解決了近600名殘疾人就業,超過2/3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都沒有獲得就業機會。”
對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而言,他們更希望依靠個人勞動獲得體面收入,而不是靠家庭、社會或政府救濟維持生活。促進有工作能力的殘疾人就業,是殘疾人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社會和諧的需要,更是切實減輕政府和殘疾人家庭負擔的需要。
然而現實中,一些單位依然對殘疾人存在歧視。海口市根據用人單位安置殘疾人就業的情況進行補貼獎勵或公示曝光,是維護殘疾人權利的重要一招,但這一制度能否落到實處才是關鍵。對海口市而言,恰恰是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殘保金繳納情況和吸收殘疾人就業的情況最不理想,因而只有政府帶頭示范,面向殘疾人招錄公務員,才能更好地引領社會,破解殘疾人就業的難局。
?
?
相關鏈接:
市殘聯籌措19.55萬元獎學金 圓殘疾學生和殘疾人子女學生大學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