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會熱切關注的“第二輪下崗潮”問題,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13日接受記者采訪表示,目前沒有數據支撐“下崗潮”說法。
鄭東亮介紹說,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調查失業率為5.2%左右,均保持在較低水平且基本穩定。市場需求方面,三季度市場的求人倍率是1.09,市場崗位需求仍略大于求職人數。“可以說,就業市場還是比較穩定的?!?/p>
莫榮表示,所謂的“下崗潮”,如1989年百萬民工下廣東、90年代中后期國企裁員4000多萬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1200萬農民工返鄉,這種量大、問題集中、涉及面大的情況才可稱之為“潮”。雖然今年企業減員較往年有所增加,但從數量上遠遠夠不上“潮”。
根據人社部對3.3萬家企業的失業動態監測結果看,今年1—9月,監測企業減員人數占員工總數的比重為4.5%,比去年同期增加1.7個百分點。其中,100人以上規模的減員占減員總數的5.5%,1000人以上規模的減員只占0.3%,“可以說,大規模裁員是不存在的。”莫榮說。
從減員原因看,正常解除終止合同占大多數,為81.5%,經濟性裁員僅占減員總量的2.6%。“企業減員一般是由于員工退休、合同到期、企業結構調整、企業搬遷及經濟性裁員?!蹦獦s說,前4種行為都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最麻煩的是經濟性裁員,即企業經營困難導致裁員,但從數據來看比例非常低。
“此外,隨著第三產業及新業態的發展,市場的就業吸納能力越來越強。雖然有些知名企業裁員,但分流都比較平穩,市場能夠吸納,因此沒有形成規模失業?!编崠|亮說。
但鄭東亮同時指出,不能忽視經濟下行給就業市場帶來的壓力。3.3萬家企業的失業動態監測結果顯示,本輪減員雖然總體平穩可控,但結構性特征顯著,主要集中在鋼鐵、煤炭、化工等化解過剩產能行業,其中采礦、部分制造業減員人數占總數的51.5%,同時東北地區的減員量也比較多,區域不穩定風險正在積聚。
“所以,我們對于目前的狀態也不能太盲目樂觀,應該看到失業風險正在上升,領取失業保險的人數在增加,勞動關系矛盾也有所上升,相關仲裁案例數量也有增加?!蹦獦s說。
那么,如何判斷就業市場由“安”轉“危”呢?“從研究角度看,國際通行做法是將7%的調查失業率作為失業預警紅線。”莫榮說。此外,“當相關失業指標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即使其絕對值仍保持在較低水平,也是值得警覺的。”鄭東亮補充道。
此外,對于社會關注的隱性失業問題,鄭東亮回應道:“隱性失業在一些企業確實存在,但沒有數據顯示這是一個普遍性現象。”
?
相關鏈接:
專家稱下崗潮或將到來 高科技等行業出現大幅減聘
第二輪下崗潮就要殺到,你還敢任性離職嗎?
?
?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