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于11月18日至19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介紹,習近平主席將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演講,出席與APEC工商咨詢理事會代表對話會、領導人歡迎晚宴、兩階段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午宴。
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連續第三年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3年10月7日,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闡述對世界經濟的看法。2014年11月11日,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于在北京雁棲湖舉行,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亞太經濟體應深入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打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為亞太和世界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本次在菲律賓召開的領導人會議是在北京會議后的第一年,更具有承上啟下的延續性,是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實現共同發展和進步的‘亞太夢’重要一步,需要積極穩步向前邁進。”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戰略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嵎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延續亞太夢想 階段性落實“北京共識”
2014年11月9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并作題為《謀求持久發展共筑亞太夢想》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于今天的決斷和行動。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
北京APEC會議上通過了《領導人宣言——北京綱領:構建融合、創新、互聯的亞太》和《APEC成立25周年聲明》,批準亞太自貿區路線圖,決定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北京會議開啟了APEC第二個25年征程,“北京共識”也成為繼茂物目標之后被載入APEC史冊的重要綱領。
一年后,在馬尼拉召開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進一步推動“北京共識”的落實。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史鶴凌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馬尼拉會議將是對北京會議主題“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的繼承和延伸。
據李保東介紹,習近平將在講話中系統闡述中方關于亞太區域合作的政策理念主張;介紹北京APEC會議成果落實進展;介紹“一帶一路”建設的新進展及其為亞太和全球帶來的新機遇;闡述中國對亞太和全球經濟發展看法,強調建立亞太伙伴關系,與各成員共同勾畫亞太未來發展愿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陳剛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指出,“北京共識”已經成為亞太各國開展經貿合作和全方位交流合作的新政治基礎。在此基礎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一帶一路”倡議和各個自貿區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此基礎上,亞太經濟一體化有望加速,幫助世界經濟重拾上升勢頭,繼續成為強勁火車頭。”
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晨陽對人民網記者表示,本次馬尼拉會議的主基調就是在“北京共識”勾畫的框架藍圖的基礎上,強調階段性的落實,其關注重點是如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使中長期“愿景”能獲得階段性進展。因此,對亞太經貿合作來說,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
打造包容性經濟 實質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
今年APEC會議主題為“打造包容性經濟,建設更美好世界”,具體議題包括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可持續增長等。剛剛在土耳其安塔利亞召開的G20峰會的主題為“共同行動以實現包容和穩健增長”,由此可看出,“包容性增長”已成為目前國際合作的核心議題。
李保東表示,中方期待今年APEC會議取得積極務實成果。要繼續發揮亞太對全球經濟的引領作用,擴大務實合作領域,推進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利用互聯網經濟、城鎮化建設、中小企業等合作契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包容性增長。
“‘包容性’是合作和共同發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平等伙伴關系的保障。”劉晨陽認為,包容是構成亞太伙伴關系理念的要素,其內涵涉及到經濟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參與團體的廣泛性、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協調性等多方面。“包容性增長”,能夠更好地照顧到多方多元的利益訴求,尤其是照顧到中小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需求,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更多的空間。
亞太經合組織約涵蓋世界人口的40%、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的48%,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是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引擎,引領亞太經濟的發展方向。亞太經合組織秘書處執行主任博拉爾德在接受《人民日報》采訪時表示,過去幾年,世界貿易流動大幅放緩,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因此必須在新的全球經濟形勢下看待自貿協定。
亞太自貿區建設被認為是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亞太經合組織推動實現亞太自由貿易區路線圖》研究報告的起草小組已經確立,各方就框架結構和章節內容已經達成一致,并完成了章節分工。“亞太自貿區的意義就在于將目前亞太地區的各個自貿區整合起來。”博拉爾德認為,APEC可以發揮兩種作用:一是把所有經濟圈整合,保證它們朝著明智的方向發展;二是作為一個孵化器,讓各個經濟體在APEC中嘗試和實踐其倡議。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亞太自貿區已經成為APEC區域一體化的新目標。中方期待與各方共同努力,如期在2016年底完成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向領導人提出實現亞太自貿區的可行路徑和政策建議,為建立一個全面、高質量、平衡、包容的亞太自貿區創造積極有利條件,使各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普遍受益。
結合“十三五”規劃 闡釋中國主張和方案
李保東介紹,習近平將在講話中結合“十三五”規劃建議,闡釋中國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政策舉措,展現中國經濟的光明前景。
近年來,在引領亞洲經濟發展、推動地區經貿合作上,中國不斷推出新動作,走出新路子。中國出資400億美元設立絲路基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資源開發、產業合作等有關項目提供投融資支持;捐款1000萬美元,用于支持APEC機制和能力建設;3年中為APEC發展中成員提供1500個培訓名額,用于貿易和投資等領域能力建設項目。
2015年6月1日,中韓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韓自貿協定,對區域全面伙伴關系協定甚至亞太自貿區的建設將發揮強有力的推動作用;6月2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協定》在北京簽署,標志著亞投行籌建邁出具有歷史意義的步伐。不久前舉行的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則提出“開放發展”的理念,再一次明確中國從全球經濟聯系中尋求發展,著力與各國實現合作共贏的決心。
“十三五”規劃所提出的“開放發展”的理念,將在本次APEC中作為新的“中國方案”被推出。據王受文介紹,中方推動開展全球價值鏈和供應鏈互聯互通合作,以實際行動幫助更多經濟體和民眾從合作中受益。
韓國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主任金珍鎬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擔當大國責任,倡導實現亞太夢想。中國并不只考慮自身利益,而是以地區共同發展為目標。“在亞洲地區,很少有國家不愿加入中國倡議的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歐洲和大洋洲國家也愿搭乘中國的發展列車。”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辦事處前主任、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埃斯華·普拉薩德則認為,中國提出的倡議,未來可幫助中國在國際經濟秩序中展現更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籌建亞投行等中方倡議也將發揮催化劑的作用,倒逼現有的國際機構提高治理水平。“中國走的是一條建設性的道路,從全球治理的角度而言是非常積極的一步。”(潘婧瑤馬葳)
?
?
相關鏈接:
習近平出席G20峰會 “中國主張”促進經濟全球化合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