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19日消息(記者黎光 見習記者史發梅)11月18日開工的南渡江引水工程是實現海口市水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性工程。工程實施后,通過調節河道徑流,可有效緩解海口城市生活和工業缺水矛盾,解決羊山地區農業灌溉用水問題,改善五源河防洪排澇條件,進一步提高海口市供水保障能力,助力海口“雙創”,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海口迫切需要建設大型引調水工程
市水務局負責人介紹,海口市屬于降雨量時空分布不均衡地區,加之缺少大型調水和蓄水工程,使生產和生活用水情況非常嚴峻。目前城市供水僅依賴永莊水庫和龍塘原水工程,同時又面臨永莊水庫容量低、可調蓄空間狹小,龍塘水源引水設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等問題,預測2020年、2025年城市供水原水缺口分別高達7000萬噸和1.3億噸。
此外,海口市境內10座中型水庫中僅有永莊、沙坡兩座臨近主城區。永莊水庫作為城市供水水源,由于其集水面積小,年徑流量不大,可供水量有限;沙坡水庫由于庫區生活污水、牲畜養殖污染,現已喪失供水功能。同時受地形條件限制,主城區及產業園附近不具備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的條件,只有從南渡江引水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海口市的用水問題。
這些情況表明,海口迫切需要建設一個大型引調水工程,從根本上解決農田灌溉用水和城市用水原水不足及徹底改善五源河防洪排澇的問題。
全省首個采用PPP模式基礎設施
南渡江引水工程是國務院明確今年必須開工建設的全國27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民生與生態兼顧。工程總投資36.2億元,總工期48個月。預計工程竣工后,到2030年多年平均供水量為3億立方米,可新增灌溉面積11萬畝。
在國家政策大力推廣PPP模式的前提下,南渡江引水工程在全省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中首次采用PPP模式運作。經公開招標,確定了葛洲壩集團為該項目的中標方。
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東山取水首部樞紐、水源提水泵站、分水泵站、灌溉泵站、輸配水工程、五源河綜合整治工程及水庫連通工程等。工程供水線路總長50.34公里,五源河綜合整治工程河段長12.57公里,永莊水庫至沙坡水庫連通工程全長3.02公里,灌溉工程新建灌區配套泵站10座,灌溉總干管長5.93公里。
羊山農業擺脫靠天吃飯
羊山地區位于海口市的西南部,現有人口28.19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1.58萬人;土地面積約620.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78萬畝,現狀灌溉面積僅15.91萬畝。羊山地區光熱條件好,降雨相對充沛,具有發展熱帶經濟作物和高效農業的優越條件。由于工程性缺水原因,造成大面積農田成為“望天田”,多以種植甘蔗等低收益作物為主。
據介紹,南渡江引水工程的建設灌溉面積為26.86萬畝,其中新增羊山地區灌區灌溉面積10.95萬畝。據測算,項目實施后最大每年可新增灌溉效益9000萬元,當地村民可借引水之機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提高收入水平,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
五源河兩岸再現新景觀
海口市西部主城區的五源河等水系受到污染,水質為劣V類。而五源河所處的西部片區是海口市的新城區和行政中心區,也是海灣特色休閑度假旅游勝地與現代服務業發展中心地帶。
“五源河目前的水環境狀況與區域定位不相稱,加之眾多跨河建筑物阻水嚴重、行洪排澇能力不足,與防洪規劃確定的20年一遇防洪標準還有很大差距。五源河上游永莊水庫的截流使得五源河生態基流明顯減少,對水環境產生不利影響。”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通過疏浚、清障、加固護岸等綜合治理,可使五源河設計洪水位普遍下降1米左右,河道行洪排澇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水環境相應得到改善。南渡江引水工程建成后,五源河上游的永莊水庫成為蓄水地之一,為回補五源河生態基流創造了條件。結合防洪治理工程,可恢復河段秀美的自然景觀,蜿蜒流過五源河文化體育主題公園和五源河森林公園,呈現“水清、水凈、水美”的新景觀。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南渡江引水工程開工 項目總投資36.2億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