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寬帶就要鋪進五指山市暢好鄉番賀村自然村中,該村村支部書記黃月芳最近很忙,忙著給村民們培訓上網技術、電商知識。村民說,學會電商知識后,可以將五指山野山雞等特產賣到全國各地,致富增收。
海南還有很多農村居民并不像番賀村村民們一樣幸運,他們還沒有盼到寬帶進村的消息。11月8日,南海網官方微信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近10%的參加問卷的網友認為“辦理寬帶業務最煩心的事”是“地處郊區、農村安裝不了寬帶”。農村地區居民認為自身有需求,抱怨寬帶為何不入村,而電信企業們完成社會責任的同時承擔著巨大的資金壓力,在光纖寬帶進村的道路艱難前行。記者了解到,海南省將于近期出臺補貼措施,投入近9000萬元補貼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同時嘗試制度創新,引導市場多方力量進入農村助力寬帶建設。
海南農村居民抱怨上不了網不方便
寬帶進了村,好比“信息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門口。路不通,農村的消息依然相對閉塞,部分居民的生產生活受到影響。海大教授張寶琴為幫助農民致富,到澄邁縣永發鎮的新吳區一魚鴨混養專業合作社走出“蟲—魚—鴨—菜”的生態養殖路子。
張寶琴說,之后想利用電商將這些生態產品賣到各地,但目前的養殖基地不太具備上網條件。“咨詢了解,這里離最近的村子拉寬帶費用至少6000元,還需要每年交1000多元的包年費用。”養殖基地負責人表示,“費用太高不劃算。”張寶琴說,因為這個原因,還是考慮選擇別的地方做電商,養殖基地只做養殖。
自南海網推出海南寬帶質量調查報道以來,多位網友在報道后留言評論,稱他們身處海南的農村,只能用手機上網,網速比較慢,別說家里的寬帶快不快,他們最煩惱是農村沒有寬帶的問題。
網友“文昌盛哥”留言說,文昌東郊鎮前進村的沿海鄉村光纖沒有覆蓋到,2M的卡住轉圈圈。
網友“海風舞狼”說,東方市大田鎮,除了鎮上有網線,周邊幾十個村連網線都沒有,還光纖……網友“霸”說,“定安縣龍河鎮平塘村村民沒有寬帶,叫師傅來安裝,要10戶以上一起裝,好不容易湊到10戶,但非要用戶付1300多元還要買兩部手機。農民掙錢不容易,不買手機還不給拉(寬帶)。”
農村用寬帶為何這么難?資金供應成最大“攔路虎”
海南某電信企業相關人士透露,“農村網絡推進最大的困難就是造價太高。農村地勢復雜,導致進入成本高;用戶分散,意味著今后的效益低。農村和城市很不一樣。在城市,一條光纜鋪進去,一個千戶的小區都能受益,但在農村,一條線路的用戶可能最多達到百戶。”
“在農村單建端口的造價一般在850-1000元。如果不能共享桿路,新建桿路較長,用戶規模又小,平均兩、三千元一戶都有可能。如果要把一個自然村全覆蓋,最高可能花費百萬元。”他說,寬帶進鄉村的維護成本也很高。農村地區時常大興土木,經常會破壞光纜。
寬帶進鄉村的成本還遠不止這些。記者從省通管局了解到,許多村民還會阻撓電信運營商施工部門鋪設光纜。各市縣通報的需要政府出面解決的事并不少。日前,儋州市馬井鎮東山村村委會居民阻攔光纜施工。村民們以侵占土地為由要求高額賠償。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農村地區實際還存在較大的數字鴻溝。一部分農村人上網看視頻、聊天、購物、做電商,有強烈使用網絡的需求;而在另一部分農村人眼中,互聯網與自身毫無相關。在許多農村,年輕人都出去打工掙錢,村里多只剩下老人或留守兒童,他們使用網絡的頻率并不高。海口市美蘭區加樂村共有60余戶,安裝寬帶的僅7、8戶,這些人家主要用來看網絡電視。
由于農村地區不僅寬帶建設成本高,而且盈利困難,受制于建設投資增大,運營商并不愿意在這些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地方繼續大規模建設寬帶。
海南農村何時能用上寬帶?投入近9000萬元補貼農村信息基礎設施
今年8月,海南省政府印發《海南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涉及農村方面的目標是,到2017年年底,主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指標達到全國先進水平。光纖網絡基本覆蓋全省,光纖寬帶網絡行政村覆蓋率達90%,行政村全部實現10M寬帶接入能力,4G網絡信號也要覆蓋到農村。
海南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順利推進。海南共計2500多個行政村,今年要達到的目標是高速寬帶(帶寬12M以上)覆蓋全省70%的行政村。截至目前,高速寬帶在行政村的覆蓋率已達61%。
“有些自然村已經鋪設了寬帶,但我們還沒有具體的統計數據。”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推進的是行政村的寬帶覆蓋,接下來才是自然村的覆蓋。從建設角度看,運營商們多是先易后難。從市場的角度看,哪里有需求有效益,運營商也主動愿意鋪設寬帶。
海南省政府給三大電信運營商下達每年需要完成的寬帶進村“普遍服務”指標。企業支出的同時,省政府和市縣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資金。記者從海南省工信廳獲悉,政府拿出近9000萬元補貼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對農村地區光纖寬帶網絡建設、農村地區4G移動通信基站建設和光纖寬帶網絡用戶接入終端進行補貼。海南省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財政補貼實施方案將于近期出臺。
如何加快寬帶進村?民營企業加入多向發力拓寬“寬帶”進村路
除了政府直接補貼運營商建設寬帶,海南嘗試制度創新,引導市場多方力量進入農村。
海口、三亞、儋州三個城市已經納入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城市范圍。民營企業可以根據有關規定,向海南省通信管理局提出開展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申請。海南省通信管理局通信發展處處長陳澤飛透露,現在省內已有部分民營企業對開展寬帶接入網業務試點感興趣,目前正在接洽中,希望民營資本的進入能夠為寬帶“最后一公里”注入新的活力,緩解寬帶進入農村地區資金匱乏的問題,讓電信市場競爭更充分,促進電信資費的進一步降低,最終讓老百姓獲益。
“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更為靈活,希望它們充分發揮創新驅動優勢,以服務水平推進市場的合理、有序競爭,充分激活我省寬帶接入網市場活力,最終惠及廣大用戶,對此我們將全力支持”,陳澤飛說。
各大運營商也在發力做好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海南電信將大力實施高速網絡覆蓋,推動百兆光纖寬帶、電信電視進村入戶,著力加快農村服務網點建設,推進寬帶“村村通”工程;海南移動今年將至少完成216個行政村的光纖覆蓋,同時,移動正利用其優勢正加大4G移動基站的建設,通過無線覆蓋的方式更快的滿足農村用戶手機上網的需求;海南聯通表示,正按照省政府建設645個鄉村光纖寬帶的覆蓋目標,積極與相關部門和友商協同,最大化爭取鄉村建設的數量。
業內人士表示,海南利用農產品豐富的先天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垂直電商是趨勢,而發展寬帶提高網速是基礎條件。互聯網大潮向農村的涌動,會繼續倒逼基礎設施建設的跟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