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午,50多名工人、9臺大型設備正在海榆東線(223國道)與海棠區風塘路交叉口施工。據了解,該項目為海棠灣海榆東線市政道路(藤橋西河段至海岸大道路口段)改造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20億元,除將進入三亞“東大門”的223國道由雙向兩車道拓寬至雙向六車道外,還將建設三亞市首條長7.7公里的地下綜合管廊,從赤田水庫至青田水廠的原水輸水管線也同步建設。該工程項目預計兩年內竣工。
三亞市,是全國首個“城市修補、生態修復”試點城市,也是目前唯一同時獲得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綜合試點的地級市。被譽為“城市地下管線之家”的綜合管廊,其架空線入地平均每公里可節省用地75畝。為此,在充分借鑒廈門等國內外城市經驗的基礎上,三亞奮力推進“雙修”“雙城”工作,加快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為配合海榆東線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海棠區政府僅用28天完成項目征地面積446522平方米。
三亞市海棠灣開發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易海透露,海榆東線改造段道路兩側軍用光纜、民用光纜、電纜、燃氣管、油管、供水管、原水管等管線眾多,項目啟動將不可避免產生管線遷移,通過結合此次改造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日后各類管線遷改、維修導致不斷開挖道路的麻煩。
據了解,項目將建設長為7.7千米,寬為5.45米和高為5米的綜合管廊,電力、通信、給水、中水、原水連接管等5類管線將依次有序放入管廊內。項目設有專門的檢修口、吊裝口和監測系統,方便日常管理。同時,為滿足三亞市區和海棠灣地區百姓的用水需求,結合道路建設,海榆東線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將同步修建從赤田水庫至青田水廠的原水輸水管線,從北向南鋪設兩根輸水管線,單線管道鋪設長度達到19.5千米,日輸送水量將達到27.5萬立方米/天。
業內人士認為,根據海棠灣總體規劃,規劃路網以濱海景觀大道為主軸,串聯多條橫向道路,形成“魚骨狀”布局結構,主干路可以概括為“三縱九橫”。海榆東線市政道路是三亞海棠灣規劃的三縱九橫骨架路網中的三縱之一,是開發區內主要通道,定位為以交通功能為主的城市主干路,是沿線開發區、旅游景區與路網主骨架連接的集散道路。道路改造拓寬后,這條連通南北的快速通道,將促進三亞東北部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更是連接海棠灣與亞龍灣乃至全島產業布局和區域大發展的重要引擎。
?
?
相關鏈接:
海口將確保南渡江引水工程、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年內開工
獲首批試點城市資格 海口未來三年建43公里地下綜合管廊
中國計劃三年內建設389公里地下管廊 10城市試點
海口成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市 海南邁步“里子工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