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于當地時間23日首次訪問伊朗。同一天俄官方宣布,普京已簽署文件,解除俄向伊朗提供濃縮鈾設備的禁令。
據俄衛星新聞社報道,當天普京抵達德黑蘭參加在了當地舉行的天然氣輸出國論壇。這是繼2007年普京出席在伊朗舉行的里海沿岸國家首腦峰會后,時隔8年首次訪問伊朗。在本次論壇上,普京表示,俄將擴大對東方國家的天然氣出口;俄與中、印兩國天然氣合作進展順利。
除了論壇本身,普京在訪問期間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以及伊朗總統魯哈尼進行的會晤同樣引起外界矚目。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在德黑蘭表示,普京與哈梅內伊會談超出了預計時間,“持續一個半小時以上”。“期間雙方就建設性問題進行了討論”。
此外,據俄法律信息部官方網站顯示,當天早些時候,普京已簽署解除俄向伊朗提供濃縮鈾設備的禁令。此間媒體分析認為,普京在訪問當天簽署解禁令,意在向伊朗方面發出加強雙邊合作的信號。
據路透社報道,解禁后俄公司將被允許為伊朗維修地下核設施的離心機、支持伊朗出口濃縮鈾以換取核原料供應、幫助伊朗升級阿拉克重水反應堆。
值得注意的是,在伊朗與美、英、俄等6國達成伊核問題協議之前,離心機、重水反應堆等核設施均被視為伊朗擁有“核野心”的證據。
另據伊朗駐俄大使薩那伊當天透露,俄政府已啟動向伊朗供應S-300防空導彈系統的流程。伊朗方面希望能在年底前獲得該型號導彈。
伊朗地處阿富汗與伊拉克之間,南北連接波斯灣和里海,戰略地位重要。與西方國家不同,俄羅斯是唯一與伊朗保持著核合作的國家。普京此前曾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并反對西方國家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
伊朗于2003年初宣布,在境內發現鈾礦并已成功提煉出鈾。后在國際社會積極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正式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2006年1月,伊朗宣布已恢復中止兩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此舉引起國際社會強烈反應并導致自身遭受十余年制裁。今年7月,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就核問題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達成歷史性協議。該份協議將確保伊朗核計劃和平地發展。隨著協議的達成,伊朗所遭受的各種制裁也開始被逐步取消。
?
?
相關鏈接:
普京:俄應與法海軍就在敘反恐制定聯合行動計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