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證監會副主席姚剛被調查
“發審皇帝”的“退市”分析報告
傳言最終被證實。
11月13日,中紀委網站宣布,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這是目前證監會被查的級別最高的現任官員,也是十八大以來“一行三會”系統被查的最高級別領導干部。加上今年9月16日被宣布接受調查的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證監會已經有兩位主管核心業務的高級官員接連落馬。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均表示出了對姚剛在任職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主任和證監會主席助理期間,推動發審委(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制度,并首創發行保薦人制度的肯定。
“但發審委的權力過大,再加上對于內幕交易制度漏洞的諳熟于心,出事是必然的?!币晃徊辉竿嘎缎彰娜特撠熑颂寡?。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姚剛曾在一次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會議上警告在場的機構,改革是把雙刃劍,不能以為新股開閘了,先發了再說,一旦出現問題,誰都逃不了干系。而那些抱著圈錢走人目的的上市公司,現在可有億萬雙眼睛盯著,跑不了的。
沒想到,竟一語成讖。
大權在握的“改革派代表”
11月1日,中紀委官網披露,中央第三輪巡視已進駐包括教育部、中國證監會、國家統計局等14家單位。隨后,證監會主席肖鋼表示,全力支持巡視、主動接受“全面體檢”。
“當時就有機構的人說,證監會核心部門的人恐會出事?!鄙鲜鋈倘耸勘硎尽?/p>
在市場人士眼中,證監會的核心權力部門是行政審批大權在握的一線部門,包括發行部、創業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機構部、會計部、國際部、期貨一部、期貨二部;而沒有行政許可權限的部門往往被視為二線部門。
此前,在證監會的分工中,備受關注的發行部和創業板部均由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分管,主席助理張育軍分管基金部和機構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姚剛任職證監會發行監管部主任和證監會主席助理期間,推動了發審委制度,并首創發行保薦人制度。因此,姚剛一度被市場歸為“改革派”的代表之一。
“發審委制度直接關系到證券市場的發展和投資者的保護,而保薦制度一改此前通道制的積弊,增加了由保薦人承擔發行上市過程中連帶責任的內容?!鄙鲜鋈倘耸勘硎?,但硬幣都有正反面。發審委和保薦制度與發行息息相關,被不少人視作證監系統權力尋租的“要害”。
2008年姚剛任證監會副主席后,推動了證監會的兩項重頭任務:新股發行制度的變革以及創業板的推出。
創業板于2009年10月23日開板之后,新股發行改革頻頻開展,新股發行規則在2009年至2014年的5年間經歷了4次變化。
目前中國股票發行實行核準制,注冊制一直是中國股票發行制度改革的目標和證券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
2013年3月中旬,姚剛稱3月底IPO就可發行,導致當日股指暴跌,被外界認為嚴重擾亂了國家金融秩序。隨后,證監會通過有關媒體緊急辟謠稱,IPO須在財務自查階段和抽查階段完成后才重啟,市場隨后有所企穩。
2014年12月3日,在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主題座談會上,姚剛稱,股票注冊制改革方案2014年11月底已上交給國務院,2015年要公開征求社會意見。姚剛表示,證監會按照政府職能轉變的要求,正在放開前端管控,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希望2015年能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姚剛分管多年的發行部是證監會最有權勢的部門之一,該部門位于權力和市場的緊密結合處,權勢大、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力強。
2014年4月,證監會進行機構調整,原發行監管部、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合并組成了新的發行部,下設9個處室,編制66人,其中局級干部6人、處級干部21人,主要職責包括制定IPO規則、審核IPO申請并監管發行上市活動等。
到目前為止,發行部已有兩名高級官員接受調查。
這其中包括發行部三處處長劉書帆,他因涉嫌內幕交易、偽造公文印章等犯罪,于今年8月被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劉書帆自2014年4月起擔任發行部三處處長,負責創業板企業發行的法律審核工作。他還是姚剛的上一任秘書。
另外一位則是發行部六處處長李志玲,她因涉嫌職務犯罪,于今年6月被移送司法機關。據多家媒體報道援引證監會內部人士消息稱,李志玲的案子是由中紀委親自查辦的。
“想做事、很強勢”
或許正是因為姚剛在任的工作表現,外界普遍認為其“在證券市場的專業能力很強,也很低調”。
事實上,姚剛是證監會少有的業界、學界雙棲干部,仕途也可謂一帆風順。
據公開資料顯示,出生于1962年的姚剛曾就讀于北京大學,后公派去日本留學,拿到了日本東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畢業后,他并沒有急著回國,而是在國外歷練,從1989年起,姚剛先后在日本三洋證券公司、法國興業銀行東京證券公司、法國里昂信貸銀行東京證券公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
1993年,回國后的姚剛在證監會擔任期貨部副主任、主任一職。1998年君安證券出事后,他被點名主持與國泰證券的合并事宜,被任命為君安證券董事長,在國泰、君安證券公司合并后,被任命為總裁,當時他只有36歲。
2002年,姚剛回到了證監會,任發行監管部主任,此后一路高升:2004年7月任證監會主席助理、黨委委員兼發行監管部主任;2008年任證監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2012年9月,證監會高層分工進行調整,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發行部和創業板部,均由姚剛分管。因掌握著IPO公司的生殺大權,因此被外界稱為“發審皇帝”。
在業內人士看來,姚剛執掌發行部“利多于弊”。“姚剛是個想做事的人,工作風格也比較喜歡照章辦事,”一資深投行業人士說,“但他也很強勢?!苯邮堋吨袊洕芸酚浾卟稍L的證券行業人士認為,姚剛是證監會少壯派中敢于開拓、積極務實的代表人物。而其幾年前曾發表的關于“IPO要做到土豆賣土豆的錢,蘋果賣蘋果的錢,監管部門要做的就是讓IPO真實,它應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應該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的經典語錄,也常常被市場津津樂道。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曾多次在公開場合遇到姚剛,雖然不是每次面對記者都有問必答,但仍然會專門停下來向媒體解釋原因。此舉也被媒體評價為最好溝通的證監會官員。
?
?
表現出色的國泰君安首任總裁
“姚剛在國泰君安任職雖然僅三年有余,但其主導兩大券商合并的能力和表現為他此后的仕途加分不少?!眹┚惨晃粏T工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1999年7月,當時國內最大券商——君安證券數名高管被調查,其業務與人事也隨之發生動蕩。1999年8月,國泰與君安證券完成合并,成立國泰君安證券,姚剛被任命為國泰君安首任總裁。
有媒體報道稱,姚剛在撮合君安大股東接受資產打折,以便和國泰合并的過程中,做了很多說服工作。“在與國泰合并時,姚剛拿出了相當大的誠意與合作態度?!彼J為,這也是姚剛受到證監會高層賞識的重要原因。
“如何讓大股東追加,以及新股東認繳更多的資本金,是姚剛當時一直在考慮的問題。”他表示,后來事實證明,國泰君安拿到了當時券商金額最多的資本金。
公開資料顯示,1999年8月8日,姚剛在國泰君安創立大會上發言稱,共有51家新增發起人以現金方式實繳認股款19億元,國泰、君安原有股東又追加現金投資3.2億元,加上兩公司原有部分凈資產以1:1折為新公司股本,新公司總股本達37億元。一舉讓國泰君安奪得券商注冊資本金榜首地位。
2002年,姚剛調回證監會任發行監管部主任?!八趪┚驳娜?,很勤奮,也很在乎個人儀表,也給新公司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彼缡窃u價,1999年,姚剛從君安深圳總部奔赴上海,甫一就職,就把自己的豪車運了過來,同時也把君安的高報酬激勵約束機制帶到了新公司。
為何落馬?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姚剛此次被查,業內人士普遍猜測有兩個原因:一是與主推股指期貨極為相關;二是有可能與境外合謀做空A股。
姚剛是中國股指期貨的主推者之一,1993年起,他擔任證監會期貨監管部副主任、主任。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合約正式上市交易,時任上海市副市長屠光紹與當時已經成為證監會副主席的姚剛共同為股指期貨合約揭牌。
今年5月28日的第十二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姚剛還公布了證監會的藍圖:將協同各方積極準備,確保原油期貨平穩上市和安全運行,并以原油期貨為突破口,逐步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期貨市場,其中就包括開展股指期貨試點。
但2015年6月以來A股的暴跌行情引發了各界對于股指期貨的質疑。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劉姝威通過微博公開表示:有人利用股指期貨惡意操縱中國股市,必須暫停股指期貨交易。近期公布的伊世頓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就是通過操縱期權非法獲利20億元。
今年9月初,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出臺了打擊股指期貨成交量的新規,其中最嚴厲的當數,單個交易品種當日開倉數量不得超過10手。這一規定使得股指期貨交易量下跌99%,可以說股指期貨市場已經名存實亡。
在中紀委公布姚剛被查之前,有香港媒體稱,有證監會高官在救市期間,違規把巨額資金轉移到香港和新加坡,與境外合謀做空中國股市,而負責轉移資金的人,已被從香港“勸回”內地自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