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本周受一股冷空氣影響,降溫幅度達8℃~10℃。然而,目前城區尚有3800多萬平方米建筑未集中供熱。盡管濟南市相關部門與熱企近日紛紛通過各種媒體或熱線解答居民的供暖難題,一再表示會積極處理居民反映的各類問題,但對主城區熱源及管網無法覆蓋的供熱“孤島”卻表示“愛莫能助”,原因是房屋沒有進行必要的節能改造。
每到冬季都是“望熱興嘆”
濟南天橋區舜清苑小區的王家慶 (化名) 老人一家5口居住的樓房與濟南熱電廠直線距離不到500米。為了能在冬季用上暖氣,在居住的十多年里,他與一些鄰居年年找供熱單位和政府有關部門,然而每到冬季都是“望熱興嘆”。
讓王家慶心焦的是,他所在的舜清苑小區北區共有居民樓27棟。今年入冬前,有23棟樓進行了節能改造,并列入供暖計劃。王家慶一家所居住的17號樓與1號樓、2號樓卻劃到了計劃外,這也就意味著他家今年冬季用上暖氣的愿望再次化為泡影。為此,他不得不將開春時拆卸擱置的煤爐子重新找出來,像往年一樣提前備足燃煤以抵御寒冬。
“同在一個小區,樓與樓又都是緊挨著的,別的樓能通上暖氣,我們住的樓卻成了小區無法供熱的 ‘孤島’了?!蓖跫覒c很是想不明白。
奔波多年心有不甘的王家慶與其他兩棟樓的居民多次找供熱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詢問,甚至打市長熱線投訴,問題依然無法解決。
王家慶告訴記者,他居住的小區屬于天橋區,區里答復說,今年市里給天橋區安排了20萬平方米的節能改造計劃,區里將13萬平方米改造計劃指標給了他們小區,剩下的分到了別的小區。由于他們小區樓房面積超過了計劃數,所以撇下了3棟樓。
記者了解到,舜清苑小區居民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孤例。位于濟南熱力轄區的華信路逸東花園小區的19棟住宅樓中,有1棟樓的50多戶也同樣因不是節能建筑而被熱企拒絕供暖。
沒經節能改造住宅不許供暖
針對居民反映的問題,11月18日上午,濟南市熱力公司負責人陳經理告訴《工人日報》記者,依據山東省的相關政策,沒有經過節能改造的住宅,一律不允許供暖。如果熱企違反規定,讓一些非節能建筑加入集中供暖,無疑存在著巨大的政策風險?!拔覀儗用褚蠊┡钠惹行那楸硎就楹屠斫狻5澞芨脑爝@塊我們企業無能為力,因為不歸我們熱企管。”
記者隨后來到供熱主管部門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供熱管理科了解相關規定。管理科負責人告訴記者,2014年3月28日頒布的《山東省供熱條例》第十三條明確規定,既有民用建筑接入供熱管網應當進行節能改造,并符合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標準。該負責人解釋說,這條規定具有強制性,居民要想供暖,房屋必須要進行節能改造,也就是樓房的外墻體要加裝保溫板。作為供熱的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按章辦事。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經過測算,在同等的情況下,節能建筑的房子比非節能建筑的房子溫度要高3℃至5℃。“如果給非節能建筑的房子供暖,企業不僅增加供熱成本,還可能因居民室內溫度達不到規定的18℃標準而產生糾紛,企業可能會受到居民要求退費的投訴。因此,居民如果想要加入集中供暖,首先就要對樓體進行必要的節能改造。”該負責人表示,節能改造這項工作不歸他們管,由建設部門分管。
“孤島”供暖短時間內難以解決
居民要為節能改造花多少錢?逸東花園小區的李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規定收費標準,每平方米要掏78元管網配套費、48元紅線內設施安裝費和2450元熱表安裝費,還有戶內每平方米120元采暖設施安裝費。假如居民自費進行節能改造,每戶居民還要再多出1萬多元。按照居民套內面積100平方米計算,改造完成要掏37000多元。
記者了解到,從2008年開始,國家為鼓勵節能,對居民建筑節能改造進行補貼。為配套國家的補貼政策,濟南市也開始出臺相關的配套補貼政策。國家每平方米補貼45元,山東省每平方米補貼10元,而濟南市與區(縣)分別補貼25元和20元,四級財政補貼費合計為每平方米100元。經過7年時間,濟南已經有約800萬平方米小區實現了節能改造。而目前城區尚有3800多萬平方米未集中供熱建筑,而這些建筑絕大部分屬于非節能改造建筑。
濟南市建委節能科技處處長李桂珍告訴記者,根據住建部等中央部委節能改造的文件,對已經具備供暖條件,但還沒有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要優先考慮。當時對濟南市的需求面積進行普查時,只是普查已經供暖、但還不是節能建筑的樓房,當時統計的大約為1000萬平方米。
李桂珍介紹說,國家對節能改造實行計劃分配,山東省每年給濟南市分配下達的指標只有100多萬平方米。全市2015年節能改造補貼的指標為120萬平方米,與目前3800萬平方米的節能改造需求差距太大。如果按照省供熱條例規定,以目前每年下達的計劃改造進度,居民供暖的矛盾短時間內是難以解決的。
?
?
相關鏈接:
男子濟南殺4人 套用他人信息生活21年后洛陽落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