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25日向社會公布,要求至2020年人均養老設施用地達0.25平方米,社區養老設施全覆蓋。預計2020年,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規模達400萬,90%的老年人約384萬居家養老,另有16萬老人入住機構養老設施。
數據顯示,北京市老齡化速度快、老年人絕對數量大,至2014年底全市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約321.6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4.9%。全市老年人口正以每年15萬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常住老年人口將達到400萬人左右。
“9064”養老目標:90%的老年人居家養老
北京市規劃委表示,人均壽命的增長導致純老年家庭的空巢期延長,高齡老人與失能失智老人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老年人口增多,也將導致勞動力年齡結構老化、社會保障負擔加重、社會穩定隱患增大等一系列問題。
北京市規劃委認為,雖然北京市養老服務和設施建設處于全國前列,但與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養老設施硬件條件上主要體現為養老設施總量不足、機構養老設施分布不合理、養老設施建設水平偏低等問題,在政策管理上主要體現在服務人群定位不明確、配套政策不健全、管理標準不完備等方面。
為更好完善養老保障和服務政策,北京市規劃委和市民政局共同組織編制完成《北京市養老服務設施專項規劃》。
《規劃》明確提出“9064”養老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按照2020年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規模400萬人測算,將有384萬老人居住在家里,依靠家庭和社區養老設施安享晚年,另有16萬老人入住機構養老設施集中養老。
2020年:人均養老設施用地達0.25平米
養老設施建設也是《規劃》重點。根據《規劃》,至2020年,北京人均養老設施用地將達到0.25平方米。該標準高于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地方對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在居家養老設施方面,《規劃》重點關注居住在老舊多層無電梯樓房中老年人的生活,要求未來增強新建住宅的適老性設計;在社區養老設施方面,《規劃》提出通過“新建小區推進配置標準化”、“老舊小區多種方式補充完善”、“農村地區建設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等規劃策略,力爭在2020年實現社區養老設施的全覆蓋;在機構養老設施方面,《規劃》關注機構建設科學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管理服務標準化等方面內容。
《規劃》同時建議,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控制”原則,主要發展低、中端為“三無”、“五保”、低收入老人以及殘疾人服務的保障型和為工薪階層服務的普通型床位,適度建設滿足高端養老需求的舒適型床位。(完)
?
?
相關鏈接:
四部委: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力爭超過85%
衛計委:到2020年每個家庭要擁有一名簽約醫生
中央明確2020年7千萬人脫貧 政府立軍令狀
國辦轉發《指導意見》 2020年所有養老機構能提供醫療服務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