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傳鎰和老伴劉漢宗在黃河邊。 李傳鎰 攝
圖為青海省癌癥康復俱樂部的病友外出游玩。 李傳鎰 攝
早晨八九點,東永紅和同伴如往常一樣來到西寧市中心廣場一角的“驛站”開始練習氣功,他們都是來自青海省癌癥康復俱樂部的患癌病友。已有3年癌齡的東永紅頭上是新長出的茂密黑發。她說:“多虧了李老跟劉媽媽,把我們這些各自為戰的病友聚集起來,給我們更多生的希望。”
東永紅口中的李老名叫李傳鎰,而被他們親切的稱為劉媽媽的人則是李傳鎰的老伴劉漢宗。兩夫妻攜手經過14年的奔走,于今年2月成立了青海省首個癌癥康復俱樂部,為青海省癌癥患者提供心理康復、醫療咨詢、開展康復旅游等方面的服務,用鮮活的生命故事傳播“掌握科學的防癌抗癌方法,癌癥并不可怕”的健康理念。
劉漢宗說:“青海省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成立青海省癌癥康復俱樂部是我和老李共同的心愿”,從2000年3月李傳鎰首倡成立青海省癌癥康復俱樂部開始,到2014年8月28日向青海省民政廳呈遞《青海省癌癥康復俱樂部申請書》,僅5個工作日后就得到了同意的批復,李傳鎰和劉漢宗14年的追夢成真。
50年前,李傳鎰放棄北京的工作支援青海,一干就是40多年。1995年,李傳鎰不幸患賁門癌中晚期,手術切除食道的一段、賁門、大部分的胃,并接受大劑量化療。跟大多數癌癥患者一樣,李傳鎰也曾絕望悲觀。他坦言:“得知自己患了癌癥后都要被嚇死了。”隨后在大女兒的聯系下,李傳鎰到上海市癌癥康復俱樂部學習,正是這段經歷讓李傳鎰正視癌癥,學習科學抗癌,誓與死神決裂。
李傳鎰回憶說:“俱樂部里面全部都是患癌病人,大家同病相親,生死與共,相互激勵幫助,歡聲笑語不斷,親如家人。”
此后李傳鎰從上海市癌癥康復學校畢業時,時任上海市癌癥康復協會副會長的李守榮對他們說,現在你們都上岸了,別忘了那河里還有多少人還在喊救命。這番話讓李傳鎰深受震動,才讓他有了要在青海成立癌癥康復俱樂部的念頭并付諸實踐。
至今俱樂部成立一年時間,已經有十幾名患癌病友,而且還有新人不斷加入。病友們成立了專門的微信群,分享各自的抗癌經驗、開心的事情相互鼓勵。有時間外出旅游,調節心情。
現在,李傳鎰忙著向青海省慈善總會申辦成立抗癌愛心基金會。同時,他們夫妻兩還將患難與共的抗癌經歷,運用微博、微信和微電影等新媒體廣泛交流傳播,讓更多人受益。劉漢宗則繼續在中心廣場為癌友們輔導氣功和心理方面的解疑釋惑。
東永紅告訴記者:“一次同李老一起出去時他對我說,‘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就想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做幾件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讓我很感動。”幾天前,東永紅給一位一年未見的患癌病友打電話,想讓他來參加俱樂部,卻得到病友已經去世的消息。這讓東永紅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日子。
而李傳鎰老人說對于他自己,抗癌是一種事業。他也有著自己抗癌的理念,他認為醫院的治療只能盡到三分之一的責任,三分之一在自己,還有三分之一在社會和家庭對患者的支持幫助,希望患癌病友做“生命的強者“。他希望大家都能關注和幫助患癌群體,同時呼吁全民參與到抗癌行列中來。(完)
?
?
?
相關鏈接:
危險!海口明珠廣場路段存破損井蓋 6旬老人左腳不幸“被咬”?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