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李云川
在南海,有一片碧波蕩漾的藍色海灣——北部灣;在區域中心,有一顆璀璨的明珠——欽州。早在1900多年前,欽州就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而今,這座以港立市的城市,在 “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憑借擁有區位、交通、港口、平臺等多重優勢,重新煥發昔日“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的勃勃生機,在推進中國與東盟合作、建設“一帶一路”銜接的重要門戶中,發揮了橋梁和樞紐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帶來歷史新機遇
“欽州擁有眾多國家級開放合作平臺,自建設“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以及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欽州獲得了又一個歷史性戰略機遇。”欽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市西部辦副主任李知仲表示,欽州是北部灣沿海高速鐵路網的中心樞紐和廣西沿海交通主樞紐,處在西南地區走向東盟最便捷國際出海大通道的前沿,面向東盟開放的區位交通優勢十分明顯。
作為以港立市的城市,港口成為欽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1992年8月1日,欽州港啟動建設。1996年6月,設立省級欽州港經濟開發區;2010年11月,開發區上升為國家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設有中國與東盟最前沿的開放合作平臺——欽州保稅港區、中國第三個兩國政府合作共同開發的“中馬欽州產業園”、中國第五個整車進口口岸、中國石油化工(欽州)產業園等多個“國字號”平臺。
據介紹,欽州擁有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及天然深水良港——欽州港。目前,已建成10萬噸級、30萬噸級航道及30萬噸級碼頭等萬噸級以上泊位30個,港口吞吐能力突破1億噸,通航能力提高到30萬噸級,成功開通運營至越南、泰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20條班輪航線,港口吞吐量已突破640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萬標箱。
2008年以來,欽州陸續獲得國家批準設立全國第六個西南沿海唯一的保稅港區、全國第五個整車進口口岸、全國第三個中外兩國政府合作共建園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支持的18個項目之一的中國——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欽州基地、廣西第二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廣西唯一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同時,正在以這些平臺為基礎,申報建設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
旅游讓三娘灣漁民走上致富路
來到欽州,不得不提三娘灣旅游景區。據了解,三娘灣位于欽州最南端,東鄰北海,西接欽州港經濟開發區,與防城港市隔海相望,南臨北部灣,地處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腹心地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早在1900多年前,三娘灣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港口,曾有過“萬船聚散”的輝煌,容納著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越南等地的商客漁民。不幸的是,19世紀30年代,一場海嘯將三娘灣漁村商埠的繁華摧毀殆盡。歷經百年滄桑后,才逐漸發展成一個擁有2000多人口的漁村。直到2003年,欽州市三娘灣旅游管理區成立,漁村人的生活才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據三娘灣旅游管理區旅游局局長陳丹介紹,三娘灣位于大豐江出海口,江水攜帶的大量有機細菌使這片海域營養豐富,國家一級珍稀海洋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便是管理區海域的獨特景觀。陳丹表示,習慣了捕撈作業的漁村人,似乎失去了先祖的商業靈敏。管理區設立后,為改變漁村人觀念,當地政府以免收任何費用和發放補貼等方式,鼓勵漁村人在景區海灘邊擺攤設點從事商品經營。隨著景區的發展和大量游客的涌入,村民靠賣旅游工藝品、駕船出海觀賞海豚等方式獲得了較大的收益,出海捕撈的產品銷量和價格同樣成倍增加。如今,嘗到甜頭的漁村人,開始主動融入景區旅游商品化經營行列。
為提升景區質量、擴大景區規模,截至目前,三娘灣旅游景區已與廣西旅游發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由廣西旅游發展建設集團投資8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和景點開發建設,并將景區范圍擴大到相鄰的烏雷等漁村,帶領更多當地漁民通過發展旅游產業走向致富夢。
建立面向東盟國家級開放平臺
李知仲表示,欽州與東盟國家合作源遠流長,經貿人文往來密切。東盟是欽州最大的出口市場和主要進口來源地,欽州對東盟的出口總量位居廣西前列,進出口貿易的前三名均為東盟國家。依托欽州學院,欽州先后與馬來西亞北方大學、越南河內大學等20多所東盟國家高校建立了校際聯系,成為越南、泰國等東盟國家學生的重要留學目的地,是廣西與東盟國家高校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是面向東盟的國家級開放平臺,凸顯對外開放優勢的落地項目,是中馬兩國投資合作旗艦項目。作為繼中新蘇州工業園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之后,中外政府間合作建設的第三個園區,與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區共同開創了“兩國雙園”國際園區合作的新模式。
園區位于欽州南部,毗鄰廣西欽州保稅港區、國家級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面積55萬平方公里,規劃人口50萬人。園區分為工業區、科技研發區、配套服務區和生居住區,2012年3月獲得國務院批準設立并正式開園,2014年7月,國務院出臺專門支持政策,明確賦予園區在產業發展、金融創新、外匯管理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截至目前,園區已形成健全的管理運營體制機制,中馬“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成立并分別在北京、吉隆坡召開了理事會議,全面啟動創建自治區改革創新先行園區,爭取到自治區政府出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管理辦法》;已完成一期啟動區7.87平方公里征地搬遷,“三縱三橫”主干路網全部打通,中馬港青150萬噸糧油加工等首批落戶項目2015年建成投產,成功引進建設三寶清真食品、國家級燕窩檢測重點實驗室等項目;正在洽談引進中國-東盟商務信息港、東盟衛星應用產業基地等項目;園區開發建設框架已形成,作為中馬及中國-東盟合作示范園區的作用逐步顯現。
(海口網11月26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