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騰沖周邊建起了大批別墅群。 本報特派記者 黃一冰 攝
如今的騰沖已成為旅游勝地之一。本報特派記者 黃一冰 攝
正在建設中的騰沖興華國際物流商貿城。本報特派記者 黃一冰 攝
特派記者李云川
鑲嵌在西南邊陲的明珠
古代中國境內有三條絲綢之路:西北的陸地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西南方的陸地絲路。“騰沖是古代西南絲綢之路的要沖,在‘一帶一路’倡議機遇中,圍繞歷史文化資源和邊境貿易優勢,尋找發展之路。”騰沖市旅游發展局局長卞善斌介紹了騰沖歷史滄桑與輝煌,闡釋了實現經濟騰飛路徑。
卞善斌表示,騰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珠聯璧合、交相輝映,可用“六種文化”來解讀其特點。一是生態文化。平均氣溫15.1℃,境內森林覆蓋率70.7%,負氧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3696個,是一個“天然大氧吧”,被專家評價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二是地質文化。處于歐亞大陸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結合部,板塊漂移碰撞形成了世界罕見的火山地熱并存區。騰沖有99座火山,88處溫泉,是“天然火山地質博物館”、溫泉之都,溫泉種類之多亦為國內少見;三是絲路文化。商旅開辟了中國與緬甸、印度之間的通道,形成了一條北起四川成都,南下云南大理、保山,經騰沖出緬甸,達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等國的南方絲綢之路,史稱“蜀身毒道”。商貿文化交流使騰沖成為西南第一通商口岸、云南工商業發祥地、云南第一僑鄉;四是翡翠文化。作為中國最靠近緬甸翡翠原產地的地方,騰沖先民最先發現了翡翠的商業價值,并首開翡翠加工貿易先河,已有600多年的加工歷史,歷來是東南亞重要的翡翠加工貿易集散地。2005年8月被亞洲珠寶聯合會授予“中國翡翠第一城”稱號;五是抗戰文化。1942年5月,日軍侵入緬甸,切斷滇緬公路,占領了怒江以西的大片國土,騰沖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滇西抗戰的主戰場。1944年,中國軍隊經過127天的血戰收復騰沖,騰沖成為抗戰時期第一座光復的縣城,到騰沖可以感受和看到抗戰后遺留下來的很多遺跡;六是僑鄉文化。自戰國時代“蜀身毒道”開辟后,一代代騰沖人就開始走出國門。騰沖籍華僑華人和港澳臺同胞達35萬人,遍布在23個國家和地區,在與外界交往的過程中,形成了騰沖獨具特色的僑鄉文化。
打造騰沖全域旅游景區
卞善斌認為,騰沖是名副其實的旅游大市,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因對外交流的機遇和宣傳力度不夠,加上地處邊陲,曾因交通不便等因素,致使其沒能像麗江、西雙版納、香格里拉等旅游地區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成為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宅女”。據介紹,目前騰沖正在打造全域性景觀城市,將把旅游作為經濟發展的引擎。騰沖市政府堅持用國際視野來謀劃旅游產業,按照“高端產品、大眾消費、星級服務”思路,加快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全面構建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齊全的旅游產業體系。旅游產品方面,重點推出休閑觀光、健康養老、溫泉養生、文化體驗、戶外運動、跨境旅游、商務會展和翡翠購物等八大旅游產品,彰顯生態優勢,浮現文化特色。
打造好全域性旅游城市,首當其沖的是搞好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目前騰沖已開通昆明至騰沖公路全程高速,騰沖機場已開通騰沖至昆明、北京等16條國內航線,目前正在推進二期改擴建及航空口岸建設,待口岸機場建成對外開放,將逐漸開通騰沖至緬甸、泰國、印度、孟加拉國等國際航線,有效縮短騰沖與世界各地的距離。卞善斌表示,騰沖別具一格、獨具魅力的旅游優勢不斷受到外界青睞,已成為云南旅游的第三張名片,先后獲得“中國翡翠第一城”、“中國第一魅力名鎮—和順”、“中國優秀旅游名縣”等榮譽,并入選胡潤榜2014全球優選生態旅游目的地。2014年騰沖接待游客6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2億元。預計2015年將接待游客75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8億元。
邊關貿易助力區域經濟
作為我國與緬甸、印度開展經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騰沖(猴橋)在云南與南亞的交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保山市委、市政府設立了集轉口加工、商貿服務、沿邊金融、保稅物流、跨境旅游等多種對外合作形式于一體的邊境經濟合作區。2012年5月云南省政府將猴橋邊合區列為全省五個省級邊合區之一。”據保山猴橋邊境經濟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釧助啟介紹,自古以來,猴橋就是邊防要塞,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乃至歐洲各國的重要陸路通道之一,是第三座亞歐大陸橋上中國境內的最后一站,在推進我國面向南亞開放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今,騰沖(猴橋)邊合區已逐漸成為了我國面向南亞開放的窗口和基地,正逐步成為云南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橋梁”、“紐帶”和“橋頭堡”。
“這里正在建設猴橋邊貿商城,建成后將成為貨物通關、檢驗和集散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貿易商城,待猴橋至緬甸密支那、密支那至印度的通道完全打通后,猴橋便是中國到達印度最近的路徑,到時猴橋邊貿商城將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釧助啟指著猴橋邊境口岸旁邊一處正在施工的建筑說。中、緬、印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參與國,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隨著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合作關系的深入推進,良好的區域合作國際環境已成為騰沖(猴橋)邊合區發展的基礎和起點,邊合區面臨著難得的國際環境帶來的發展機遇,從而實現真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我國西南周邊外交戰略的實施,提高云南的沿邊開放程度和完善我國的整體對外開放格局。
(海口網11月30日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