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張甜
在海南島的中部山區五指山市,螞蟻雞養殖業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農業品牌。目前,全市螞蟻雞養殖戶達到了2000多戶,肉雞存欄量近百萬只。而這個響亮品牌的創建者就是扎根山區養雞創業的大學生團隊。
深山養起螞蟻雞
五指山市地處海南島中部,這里群山環繞植被茂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相對落后。2007年畢業于瓊州學院生命科學系的雷華松、武華功和歐陽為明決定留在母校所在地五指山市創業,創業項目選定為和他們專業相關的養殖業。“這里比我的家鄉經濟要落后一些,我想創業機會會更多,我們最初決定養孔雀,因為海南的酒店和旅游景區比較多,應該不愁銷路。”雷華松告訴記者,他們當年養孔雀時三人共投資了十幾萬元,結果全部賠光了,失敗原因正是他們當初看好的銷路問題。
第一次創業就遭遇了失敗,三名剛出校門的大學生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接著又籌措資金開始養兔子,兔子的銷量確實要比孔雀好很多。直到2010年,三位大學生又發現了新的商機。“五指山有一種本地雞叫螞蟻雞,是野山雞和家雞的雜交品種,大家都覺得這種雞好吃、有營養。” 武華功說,當對養螞蟻雞產生興趣時,他們就去市場上購買雞苗,但幾乎買不到,這讓他們更加堅定了這條創業路子。“我們那半年都是走村串戶去收種雞,收雞蛋,農民要是撿到了野山雞蛋也會賣給我們,我們拿回來自己孵化,就這樣我們的螞蟻雞養殖場就慢慢建起來了。”
創建合作社 帶農民致富
2011年,三名大學生的養雞場已初具規模,他們聯系周邊的四位農戶一起創建了養殖專業合作社,把做完防疫的雞苗發放給農戶養殖,養大后他們回收肉雞再扣除雞苗的成本。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這樣的模式逐漸被越來越多的農戶所認可。最早參與合作社的養殖戶王海林說:“我那個時候每年養一千多只,現在一年可以養到六萬只,一只雞基本上有十五元可以賺,可以說,我現在算是致富了。”
武華功在團隊里是專門負責聯系養殖戶的,他告訴記者,這些年來他走遍了五指山的每一個村莊。剛開始他是發動大家參與養殖,現在是做好跟蹤服務工作,幫助養殖戶提高管理水平,保證養雞的成活率。“2011年,我們的養殖戶只有四戶,現在已經發展到了兩千多戶,這體現了農民對我們這個團隊的信賴。”武華功驕傲地說。
政府扶持下 團隊漸壯大
逐漸壯大的螞蟻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在2014年租地110畝,2015年租地40多畝建起了兩處標準化的種雞場和孵化車間,月出苗量達15萬只。大學生團隊真正干事創業,幫助農民增收的做法也被五指山市政府肯定。目前,政府和大學生團隊建立起了合作關系,政府向合作社購買雞苗作為扶貧投入免費向農戶發放,合作社負責跟蹤服務和成雞回收銷售。現在,在合作社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農民前來領取雞苗,剛剛領取了3000只雞苗的養殖戶梁洪利告訴記者:“回去要好好養,一只雞有15塊錢賺,出去打工可能也賺不了這么多。”
養殖戶不斷增多的同時,大學生團隊的人數也逐漸增加。目前,合作社已有1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先后加入。記者采訪時,看到剛剛畢業的90后小伙夏小兵正在雞舍里喂食。他畢業于江西農業大學,專業是動物醫學。從大城市來到深山剛開始有些不適應,但他看上的是自己未來的發展空間。“我在這里學到的東西比較全面,將來有實力了就要參股,相信這個團隊能夠取得成功。” 夏小兵說。
目前,合作社的固定資產已達到五百多萬元,今年計劃向農戶發放雞苗一百萬只。“政府和農民都信任我們,我們特別高興。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把我們的產品賣出去,島內的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下一步我們打算做產品深加工,做電商,通過多種渠道把五指山的螞蟻雞賣到全國去。”合作社理事長雷華松說。
(海口網11月30日訊)
?
?
相關鏈接:
美女大學生禮儀培訓 志愿者選拔"百里挑一"
90后女大學生創業賣奶茶“投石問路”(圖)
海南21條措施扶持大學生創業 開網店可申請10萬元貸款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