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生”:“新華南淸補涼” 入店經營打新名號
“老板,來兩碗清補涼,椰子水的”、“我要一份椰奶的”……晚上8點剛過,位于海口新華南路口國美電器一樓的“老彭記”淸補涼店就開始變得熱鬧起來,不一會兒,店里面擺放的20多張桌子就坐滿了客人,后面跟著前來光顧的食客也是絡繹不絕。
“老彭記”淸補涼店?這是什么時候開的店,它怎么會這么熱鬧?或許很多“老海口”會發出這樣的疑問,可是,當大家知道它的另外一個名號時,相信大家就不會覺得那么奇怪了。沒錯,這“老彭記”清補涼,就是之前的那家“新華南清補涼”。
作為海口廣大市民網友心目中的老字號,同時也是海口出了名的“路邊攤”,經營10多年以來,“新華南清補涼”可謂一直火得不行,每到天氣炎熱的夜晚,它的攤位前總是時常排著長隊,最熱鬧的時候,甚至在停車場上滿滿的擺上80多張桌子,依然是供不應求。
可是,自今年7月底海口市開展“雙創”工作以來,出店、占道經營成為海口市政府強力整治市容環境的一大工作。這路邊攤擺不下去了,在相關部門的工作宣傳之下,今年8月份,老彭家也順勢將多年的路邊攤搬進了店里經營,“新華南淸補涼”終于有了一個正式的門店。
如今,每到夜幕降臨,老彭家的人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著急忙慌地在停車場上張羅擺一大堆桌子椅子了,他們現在有了店面,只要打開門做生意就行。
晚上,記者來到這里采訪時,老彭家的少東家彭盛標正在店門口一邊忙著招呼客人,將他們一一請進店內品嘗清補涼,一邊不忘提醒著客人要把電動車放在指定的停車區域,不要隨便占道停放。
“現在搞雙創,要求街道衛生整潔,外面不讓擺了,車輛也得停在畫線區域,大家都一樣,我們也不能例外。”彭盛標說。
彭盛標告訴記者,過去在路邊擺攤,只能是晚上經營,一遇上下雨天還不能做生意,很容易讓專門來找的客人撲空。因為是外場,這場地的衛生和車輛停放的問題都很難弄好。如今有了固定的店面,門前還有專門停車的地方,這問題就都解決了。
“現在我們不僅可以把我們老彭家的名號打出來,而且營業時間也變長了,店里店外的衛生也做好,變得干凈整潔多了,這些顧客也都很滿意。”彭盛標說,接下來,他們會順著“雙創”的東風將入店經營進行下去,接下來,他們不僅要在店里安裝空調,給顧客提供更舒適的飲食環境,而且,他們還正在召集人手,準備從明年初開始白天也開店,變成“全天候”經營,同時,開分店的打算,他們也已經在謀劃當中。
一種遠見:快餐店擴大店面 把店里搞更大更好
香港仔燒臘快餐店是位于金盤路上的一家人氣比較旺的飲食店,以前每到飯點,這里不僅店內滿座,店外還要搭上遮陽篷,擺上好幾桌。
海口開展“雙創”之后,施行了嚴格的“門前三包”管理條例,不讓再出店經營了。店老板周先生也跟著響應號召,規規矩矩做到入店經營,不再越過“雷池”半步。
至于不讓出店經營了,那快餐店的生意會受影響嗎?周先生的回答是,“會,但影響不大,外面不讓擺了,那就把店里搞得更大更好點唄!”
雖然之前快餐店的生意很好,但作為店老板的周先生相對有遠見,他很早就意識到自己原先的店面小,靠在外面擺桌出店經營不能持續長久,所以早在今年海口開展“雙創”之前,他就把隔壁一家原本經營五金店的店面也給“盤”了下來。兩個店面一打通,他的快餐店一下子就從原來50平米擴容到了100平米,經過合理裝修后,店里更大更整潔了,桌子增加到差不多20張,能一次容納七八十人就餐,所以就算現在不出店經營了,對他們店的影響并不大。
周先生認為,如果是因為進店經營對生意影響太大的,主要還是一些店家從一開始開店的出發點就不對,不舍得投資,老是想著拿個小店面,然后占道擺在外面做生意,這樣當然不行,現在不讓出店經營了,生意一下子就垮了,那只能說一些商家在為自己之前的短見買單,怪不得“雙創”。
一種轉變:讓商家和客人養成“進店”習慣
“一開始我們也有不習慣,一些客人也要求要在門口擺兩桌,但大家都知道現在搞‘雙創’,這出店經營查得嚴,弄不好馬上就有管理部門和街道的人來勸導、教育甚至罰款,我們也沒有辦法,只能是跟客人好好解釋,漸漸地大家也就都理解,都習慣了。”香港仔燒臘快餐店老板周先生說。
對于這些轉變,海口市市政市容委副調研員宋佐也深有感受。她告訴記者,剛開展“雙創”的時候,對商店開展“門前三包”教育時,店主有很多種理由推脫。后來十月份去暗訪的時候,不戴證件也不穿制服,遠遠地看到有人拍照,店主就趕緊把東西搬回去,“現在他們的思想認識上已經發生了轉變,接下來是靠持續的堅持”。
海南大學老師雍天榮認為,讓進店經營成為一種習慣,成為經營者的一種自覺,這當然是美好的愿望,可是這美好的愿望靠什么來保證呢?毫無疑問,靠持之以恒的管理,靠張弛有度的制度約束。
宋佐坦言,要讓歸店經營成為一種“自覺”,目前還是一種理想狀態,仍需要靠管理來實現。目前,海口對門前三包實行網格化管理,責任到人,并形成一種巡查機制。巡查發現問題的進行教育,教育不聽并被處罰3次以上的,將計入工商的誠信系統,嚴重者將被吊銷營業執照。目前機制已經基本建立起來,但還需要鞏固,效率要再提升。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