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火車南站打掃衛生的保潔大姐告訴記者,幾乎每天都會有旅客將使用過的火車票丟棄。殊不知,如今購買火車票實行的是實名制,別看那個黑色方塊的二維碼上面的圖案雜亂無章,你的個人信息可都藏在里頭呢。
明年春運首日車票的開售,標志著我們已提前進入猴年春運的前奏。旅客隨手亂扔廢舊火車票的習慣由來已久,但隨著實名購票制度的推行,廢舊火車票很有可能成為個人信息被泄露的一個渠道。當泄露風險越來越高,社會危害越來越大,而相關法律規范體系依然缺乏之時,如何保護好個人信息的安全,為個人信息泄露打好“安全補丁”,已然成為公眾必須考慮和重視的問題。
“12306”可能是除了公安部門之外,少有的幾個掌握著幾乎全體國人身份信息的機構。如果非要把它或廢舊火車票說成個人信息泄露的罪魁禍首,未免有些冤枉。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無論是電信公司,還是保險公司、物業公司,甚至醫院、銀行、工商部門、會計等行業,都可能輕易獲取并丟失個人信息。
據商務部統計,2014年我國電商交易額超13萬億元,網上金融交易、網上購物等商業活動在給公眾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網民個人信息的泄露也隨之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無論是用戶主動提交、網絡服務商對用戶行為的跟蹤,還是手機應用軟件獲取、云服務獲取,都存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可能性。
近年來,很多國家都曾發生過個人信息數據庫被黑客盜取的事件;個人信息中所蘊含的巨大商業價值,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在高額利益驅動下,采取非法手段買賣和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甚至有些廠商將其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對外出租出售。倒賣公民個人信息儼然已成為一個產業鏈,而不法分子利用個人信息行為制作假票、假證、辦卡、行騙甚至勒索的行為,則讓廣大民眾苦不堪言。
不過,也不必談虎色變,就拿火車票來說,從實名制初期的條形碼到升級為二維碼,增強了個人信息的保密性。只要我們妥善放置,丟棄車票前把二維碼涂黑或將車票帶回家后自行粉碎銷毀,就不會給不法分子以可趁之機。與此同時,也不能因噎費食。由于缺乏完整的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規范體系,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極易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在保護個人信息這一大前提下,讓渡一定的個人信息隱私,是我們得以享受互聯網時代帶給我們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的必要代價。
只有在源頭上堅決杜絕泄露個人信息的可能,同時加大對中間環節的打擊力度,并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醒和督促老百姓重視個人信息安全并妥善保管,才能解決目前信息泄漏的亂象,才能使公民個人信息安全得到更全面的保護。
?
?
相關鏈接:
網購火車票需驗證手機 “不驗無法購票”系謠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