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快遞第一股終于將以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12月1日晚間,艾迪西發布公告稱,擬置出公司全部資產、負債,并以發行股份和現金購買的方式置入申通快遞100%股權,作價169億元。目前艾迪西已停牌等候深交所的審核結果。
預計在申通快遞的刺激下,圓通、中通、百世匯通等快遞企業也將加快上市步伐。業內人士分析,快遞業經歷了多年惡性價格戰后已趨于微利乃至虧損,為了迎合電商需求卻又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成本壓力,借力資本成為快遞企業謀變的唯一捷徑。
承諾明年利潤翻一倍
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后,艾迪西將從一家主營閥門的制造企業變為國內首個上市快遞公司,德殷控股將成為艾迪西控股股東,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陳小英兄妹將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數據顯示,2014年,申通快遞完成業務量近24億件,同比增長50%,包裹完成量占全國總量的17%。
截至2015年9月30日,申通快遞總資產35.79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合計19.43億元。其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9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0.73億元、59.74億元和53.83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5.18億元、6.39億元和5.74億元。交易方承諾,申通快遞2016年度—2018年度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1.7億元、14億元和16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申通快遞如果正常IPO,至少要等到三四年后,加上圓通等快遞公司正在快速追趕,借殼可以幫申通快速上市,從而達到鞏固市場份額的目的。
國家郵政局統計顯示,申通快遞業務量常年居首位,但2014年因圓通和阿里合作,被圓通趕超。申通此次上市被視為其奪回市場頭把交椅的關鍵一步。
快遞業進入微利時代
申通快遞率先登陸A股市場,或將帶動其他快遞企業加快上市步伐。
今年以來,圓通、中通、百世匯通、德邦物流、宅急送等多家快遞企業陸續傳出上市消息。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鼓勵各類資本依法進入快遞領域,支持快遞企業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為快遞業吸引社會資金注入強心劑。
近年來,電商的火熱帶來國內快遞業務量的爆發式增長,但同時快遞企業為了爭搶客戶開打價格戰,最終導致多數快遞企業進入微利、無利甚至虧損狀態,每票快件收入從2005年的平均27元降到2014年只有14.6元。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快遞人力成本和設備成本的增加,唯有借力資本市場,快遞企業才能從虧損現狀中突圍。
相比大部分快遞企業上市的激進,順豐速運卻依然“坐定定”。盡管投資人趨之若鶩,順豐董事長王衛明確表態不會上市,“上市后,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
?
?
?
相關鏈接:
申通快遞借殼艾迪西上市 機構:公司復牌漲幅至少67%?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