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秘書長岳陽花在巴黎接受記者采訪。中國外文局環境氣候組王芳 攝
中國網12月3日訊(記者王芳)“中國民間組織(NGO)要通過自身能力的提升,充當好綠色低碳發展活動的參與者、民意表達者、談判推動者,發揮民間組織的獨特作用,發出民間組織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最強音。”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簡稱“中促會”)副秘書長岳陽花12月2日在巴黎氣候大會上表示。
對于NGO,很多人或許并不了解。但事實上,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NGO的作用不容小覷。連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氣候大會的開幕式致辭中都強調了中國NGO的責任,“巴黎協議應該在制度安排上促使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除各國政府,還應該調動企業、非政府組織等全社會資源參與國際合作進程,提高公眾意識,形成合力。”
聯合國青年特使艾哈邁德?欣達維為中國青年寄語。
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不斷成長
“氣候變化和環保領域應該是中國民間組織發展最快的領域。”岳陽花告訴中國外文局環境氣候組記者:“目前在我國民政部門正式注冊的氣候、生態、環境、氣象類的民間組織超過7000多家,他們活躍在國內和世界上重要的NGO領域。”
作為中國最大的NGO聯合體,中促會現有63個會員單位和160多位理事,他們分布于不同領域、具有有影響力的組織和個人。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領域,中促會及其會員單位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減緩方面,中國NGO從2004年起連續兩年發起26度空調節能行動;2005年首次“無車日”倡議活動;2007年發起“節能20%公民行動”。在適應方面,2008年,由于極端天氣頻繁,多家民間組織在從事研究工作,并對弱勢群體和貧困地區進行救助。
從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開始,中國的NGO開始活躍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這個大舞臺。“在歷屆氣候大會上,我們客觀介紹情況、舉辦展覽、發起倡議、共同交流、發揮建設性地作用。”岳陽花說,我們的主體意識和平等意識在不斷增強。
據記者了解,在此次巴黎氣候大會上,由中國民間組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承辦了兩場正式的邊會。“在氣候變化大會上,中國的民間組織不僅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講出自己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還提出自己的意見、對策,達成建設性的成果。這是中國民間組織在茁壯成長方面的一個重要體現。”岳陽花說。
??? 在巴黎氣候大會主會場上,COP21中國青年代表與法國藝術家Gad Weil就其關于動物的藝術展交流,呼吁保護環境和保護動物。
年輕身影成為靚麗的風景
近幾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有了越來越多年輕的身影。“他們思維活躍、視野開闊,能熟練地掌握現代媒體技術,這也讓國際社會進一步認識中國NGO的提升和我們責任的擔當。”對此,岳陽花表示非常高興。
致力于為青年領袖搭建可持續發展的跨代際對話和行動平臺,世青創新中心參與過里約地球峰會北京青年論壇、全球可持續發展領袖論壇等多個中國青年公益品牌項目。在這次的巴黎氣候大會上,也發起組織了COP21中國青年代表團來參會。
世青創新中心秘書長、COP21中國青年代表團團長王則開告訴中國外文局環境氣候組記者,我們會從全球選出華人青年,不僅有來自中國的,還有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華人,組織他們學習氣候變化的知識,展現中國年輕人做得一些實踐。“今年的氣候峰會有超過10個人從全球各地飛過來參會”。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開始關注氣候變化問題,甚至作為就業的首選。“我一直對氣候變化很感興趣。2009年,哥本哈根大會時本來想參加一個青年團,但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參加。這些年來,一直在關注這件事情。”現就職于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的崔立告訴中國外文局環境氣候組記者,這次能夠來到巴黎非常興奮。
他說:“一方面,我覺得這個工作非常有意義;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我的專長。”關于氣候變化,大家的了解并不多,所以我也經常會跟身邊的朋友多介紹一些氣候變化知識。
中國外文局環境氣候組記者 王芳 發自巴黎
?
?
?
?
相關鏈接:
網民熱議習主席巴黎氣候大會講話:展現責任和擔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