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4日消息(見習記者 曹馬志)針對部分居民反映的港澳開發區有大氣污染問題,秀英區、市環保局成立聯合整治領導小組,加大對港澳開發區排污企業的整治力度,對取得環保手續的企業,11月30日起,市環保局、秀英區組織專門技術力量,實施為期一個月的24小時駐點監測。
2日,記者從負責港澳開發區環境監測的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獲悉,截至12月3日2點5分,該站已嚴格巡查港澳開發區內有廢氣排放的企業中的10家,經過現場采樣和實驗室分析,目前,沒有發現這些企業存在超標排放的情況。
市區聯合整治24小時駐點監測
近期,部分居民反映港澳開發區存在大氣污染問題,對此,海口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做出批示,秀英區迅速行動。11月28日,秀英區會同市環保局共同研究港澳開發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在了解港澳開發區企業排查情況并分析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后,會議對下一步整治工作作出系列部署。
部署之一就是,加大對港澳開發區排污企業的整治力度,對沒有環保手續的24家企業,由市區環保部門根據實際情況下達停產或整改決定,并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取得環保手續的企業,11月30日起,由市環保局、秀英區組織專門的技術力量,實施為期一個月的24小時駐點監測,對監測不達標的責令治理,治理不達標的下達停產處罰;對監測達標的,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工藝,減少排放。
“環境監測人員以3人一組,兩組輪換,24小時全天候巡查,全面監測企業生產廢氣排放狀況。”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污染源監測科副科長劉沂表示,工作人員都是持證上崗,必須獲得省環境保護監測站考核頒發的“環境監測人員技術考核合格證”,才具有從事環境監測工作的認證資格。
劉沂表示,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對港澳開發區企業的環境監測將嚴格遵守國家環保行業標準《固定源廢氣監測技術規范》。據了解,《標準》旨在防治大氣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規定在煙道、煙囪及排氣筒等固定污染源排放廢氣中,顆粒物與氣態污染物監測的手工采樣和測定技術方法,以及便攜式儀器監測方法。
“白加黑”嚴把現場監測關
2日下午3時許,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正在秀英區港澳開發區海南贊邦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廢氣排放煙囪處,布置采樣點。工作人員手持黑色的專業儀器,專注地進行監測數據的采樣收集。“這是德國德爾圖煙氣分析儀(Testo-350XL),利用定電位電解法,進行廢氣組份(成份)檢測。”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李前冠表示,利用專業分析儀現場采集樣品,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煙囪排放的廢氣中的相關信息進行記錄,然后送到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經權威認證的分析實驗室進行科學專業的數據分析,進而確定企業廢氣排放是否超標。
記者在“海口市環境保護監測站港澳開發區巡查表”上看到,2日,除了海南贊邦制藥有限公司,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還對海南博大藥業有限公司 ,海南雙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了巡查。截至3日2點5分,該站已經對港澳開發區椰樹集團(第二工業城)、海南長安國際制藥有限公司、海南裕泰科技飼料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進行了嚴格的環境監測。
據介紹,市環境保護監測站不僅白天對港澳開發區企業進行嚴格的環境監測,還多次深夜赴相關企業進行廢氣排放監測。如11月30日凌晨1點對海口粵盛海汕包裝制品有限公司、12月1日凌晨1點14分對海南康美食品有限公司開展環境監測。
暫未發現企業廢氣排放超標
“智能煙塵平行采樣儀、德爾圖煙氣分析儀(Testo-350XL)、黑度儀、臭氣采樣瓶。”劉沂說,這些都是進行環境監測主要使用的專業工具。有了它們,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可以進行煙塵樣品采集、廢氣排放設施煙囪參數測試;可以更好地監測廢氣中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的組成和濃度;可以監測企業煙囪冒出的煙黑度是否超標;可以針對空氣中的異味進行采樣監測等。
據介紹,市環境保護監測站監測工作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如《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辦法》,煙道內同一斷面各點的氣流速度和煙塵濃度分布通常是不均勻的。因此必須按照一定原則在同一斷面內進行多點測量,才能取得較為準確的數據。此外,斷面內監測點的位置和數目,主要根據煙道斷面的形狀、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均勻情況而定。
劉沂表示,目前,針對已巡查的企業,市環境保護監測站通過現場樣品采集、實驗室專業分析等步驟,沒有發現這些企業存在超標排放的情況,對未巡查的企業,將會繼續加強對企業廢氣排放的監測力度。
為更好地監測大氣,防治大氣污染,市環保部門將采取定期檢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相結合的方式,來對企業生產廢氣排放狀況進行巡查。市民撥打環保舉報熱線12369投訴后,市環保部門會立刻派工作人員到現場進行核查,確定企業生產廢氣排放具體情況,然后進行相應處理。必要時,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將到現場采集廢氣樣品,通過專業的分析形成報告,再作為市環保部門的執法依據。
?
?
相關鏈接:
環保專家談海口市港澳開發區:異味對市民健康影響不大?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