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岳麓區銀星社區,劉先生家的陽臺吸引了斑鳩來筑巢。
斑鳩屬于鳥綱、鴿形目、鳩鴿科、斑鳩屬的歐洲和北非鳥類。體淡紅褐色,頭藍灰色,尾尖白色。斑鳩覓食高粱、麥種、稻谷以及果實等,有時也吃昆蟲的幼蟲。巢筑在樹上,一般高距地面3~7米,用樹枝搭成。斑鳩每窩產卵2枚,孵化期約14天,雛期約18天。
斑鳩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由于城市的發展,現在城市內少有斑鳩的出現,多出現在低海拔的非城市地區。
老劉的陽臺就像一座小森林,一年到頭都是郁郁蔥蔥。精心打造的陽臺吸引了不少鳥前來安家,最多的時候有十個鳥窩,每年能孵七八窩小鳥。他也不惱,還特意搭了幾個仿真鳥窩,準備了糧食,食宿一條龍服務。
前段時間,一對斑鳩夫婦準備孵卵養育下一代。這大冷天育雛可不容易,老劉也跟著忙壞了。
“斑鳩冬天孵蛋不常見,這還是第一次碰到。”12月3日,家住岳麓區銀星社區的劉先生說。
劉先生房子里3個陽臺被綠植覆蓋,分布著5個鳥窩。其中一個鳥窩里住著兩只小鳥,鳥爸媽已外出覓食。看到相機鏡頭,小鳥并不怕生,反而開始用嘴啄。
一年吃掉300多斤玉米
73歲的劉先生已退休多年,他請人在陽臺裝了支架,上面種了十多種花草,還特意在植物間搭建了幾個仿真的鳥窩。精心打造的陽臺吸引了不少野生鳥類前來安家。劉先生閑來無事,除了打理陽臺外,還擔當起了鳥兒的后勤,管吃管住,有時還幫著照看小鳥。
“最多的時候有十個鳥窩,現在還有五個。”劉先生說,斑鳩、八哥都在這里筑過巢。
劉先生說,鳥兒一般是春季產卵孵化,那時基本不用太操心,只是提供些食物和水就可以。他粗略統計了一下,小鳥們一年能吃掉300多斤玉米。
“現在我就喂些大米和豆類。”劉先生說,他特意在陽臺上安置了幾個喂鳥盒,供鳥兒覓食。喂鳥盒的安置也很講究,不能離鳥巢太近。這樣可以避免不同鳥類為爭鳥巢打架,也能讓鳥兒安心孵蛋。
?
?
相關鏈接:
云南野生動物園半月救助8只受傷鳥類 多為人為傷害
英國藝術家創作人體彩繪鳥類造型圖 栩栩如生
海南鳥類種類占全國1/3 缺乏規劃制約觀鳥產業發展
海南東寨港觀鳥節結束 90種鳥類構建和諧畫面
怕小鳥受凍拿吹風機供暖
上個月來的這家小鄰居,劉先生給予了特殊照顧,除了平常的管吃管喝管住外,這次還幫忙“看孩子”。
劉先生說,這對斑鳩大概11月初飛來的。住了兩三天后產下兩枚蛋,之后兩只斑鳩開始輪流孵蛋。劉先生觀察發現,晚上基本上都是同一只在孵蛋,白天兩只輪班。“一只累了就會叫,另一只就會來接班。”
“前段時間下雨,很陰冷。”劉先生說,兩只斑鳩有時候會都離開,他怕鳥蛋“著涼”,就拿來日光燈對著鳥蛋照射取暖。
鳥蛋孵了十多天,雛鳥終于破殼而出。兩只成年斑鳩要外出覓食,更加忙碌了。為了方便它們找吃的,劉先生特意在附近放了食物。
這段時間長沙氣溫一直比較低,也給雛鳥帶來很大麻煩。看著小鳥在鳥窩里凍得瑟瑟發抖,劉先生想來想去,他找到家里的電吹風來給小鳥供暖。
“不敢挨太近,怕傷著小鳥。”劉先生說,他站在桌子上,拿著電吹風遠遠地對著鳥窩的底部吹風。等成年斑鳩回來了,他再去休息。
“再有一星期小斑鳩就能自己飛了。”劉先生說,斑鳩一家來了有20多天了,小斑鳩羽毛也逐漸豐滿起來。
喜歡記錄安家產卵孵蛋飛走全過程
劉先生最開始對照顧鳥感興趣,還是剛搬到這里的時候。
幾年前,臥室陽臺來了一對鳥。小鳥孵出后,被一場大雨淋得發抖。劉先生的老伴看著可憐,就把小鳥拿進屋幫它們取暖喂食。鳥兒長大后一直沒飛走,“把它們拿到外面放飛,過不久發現又回來了。”
“他太有愛心了,我就是怕他摔著。”劉先生的老伴說,看他這么盡心,她還是有些擔心,畢竟年紀大了,還要爬到桌子上面,生怕他有個閃失。對于劉先生愛鳥的做法,她并不反對。
劉先生電腦中儲存了很多照片和視頻,記錄著從鳥兒開始安家、產卵、孵蛋到鳥兒飛走的各種細節。他把鳥兒孵化的過程打印成照片貼在房間的墻上。
“它們很有靈性,看到我也不會飛走。”劉先生說,鳥兒和人一樣有感情,知道家人沒有惡意。每次他拍照,鳥兒也很配合,“我的素材都能拍部微電影了。”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