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時代浪潮下,許多青年人高喊口號:“不辜負青春,我要去創業!”可是去哪里創業?做些什么?成為很多青年人困惑的問題。許多人有著高遠的目標和理想,做著創業致富的“青春夢”,卻在夢的開端就失去了方向。
28歲的于婷同樣也有著這樣的“青春夢”,而她已經找準方向,并已經馳騁在創業致富的道路上。河北省寬城縣大閆杖子村柴雞養殖場負責人于婷的創業項目是柴雞養殖,而她夢想起飛的地方就是在農村這片最有發展潛力的土地。如今創業5年的于婷已經摸索出了一條自己的致富路,她的養雞場現在也已經走上了正軌。回望5年創業路,辛酸與喜悅交織,付出與收獲交融。
28歲的于婷在農村找到了創業的方向,擁抱致富的夢想。記者劉妍彤 攝
另辟蹊徑 回鄉創業
2009年,剛畢業的于婷也跟許多大學生一樣,徘徊在城市間,游走在各種機遇中,卻依舊擺脫不了茫然與不甘。茫然的是偌大的城市找不到發展的方向,不甘的則是大好的青春不闖蕩就浪費了。
帶著迷茫和失落,于婷跟隨男友,回到了他的家鄉,河北省寬城縣的一個小山村——大閆杖子村,去看望未來的公婆。村子偏遠、清貧,距離縣城要兩個小時的車程,但那里青山綠水,于婷說:“在那里,每天呼吸著山間的清新空氣,聽小溪嘩嘩,接觸民風淳樸的鄉里鄉親,我找到了以前從沒有過的歸屬感和踏實,這里就應該是我一生的家?!?/p>
“世界那么大,城市留不下。但我和男朋友好手好腳、有文化,兩個人一起奮斗,不信在農村干不出一片天地來。”就這樣,于婷下定決心要在農村干出一番事業。通過上網查資料和實地考察,幾經對比,于婷選擇了柴雞散養項目。但不曾想,卻遭到了公公婆婆和親戚們的一致反對。他們覺得老百姓土里刨食勉強度日,城里也沒那么多闊人,誰有錢買你的柴雞蛋吃?面對質疑,于婷沒有動搖,毅然踏上了追求夢想的道路。創業不分職業貴賤,堅持是成功的敲門磚。
“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我籌集20萬元貸款,這才解決了創業起步的燃眉之急。”于婷告訴記者:“為了節約成本,搬磚、和泥、上料等重體力活都由我們親自來做。三個月下來,雞舍有了,我也累得快散架了,人整整瘦了一大圈。”
養雞是一個成熟多年的產業,作為一個大學生,盡管養殖技術和經驗幾乎為零,只要信科學、用科學,就不信養不好。于是,于婷一邊查閱大量的書籍、資料,一邊到外地重點考察學習柴雞的散養技術,包括清棚消毒、飼料的選擇、不同階段的飼養管理等等,按照步驟一步一步干了起來。
柴雞散養最辛苦、最困難當屬防疫了,110天之前的十幾次防疫,每次都要連續忙一天一夜。但看到小雞健健康康,活潑可愛,疲勞就會一掃而光。現在殖場的存欄量已經達到了4000只,柴雞蛋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各方面逐步走上了正軌。于婷說:“經歷這些過程,我也愈加深刻地感受到,年輕人不要指望著天上掉餡餅,埋怨、等待更不是辦法,唯有不息的奮斗才能創造機會,才能讓自己離夢想更近一步?!?/p>
于婷扛起生活的重擔,親力親為經營養殖場。
誠信還債 擔起家庭重任
天有不測風云,2010年,就在于婷躊躇滿志,憧憬美好未來時,意外發生了。公公不慎摔傷,人當場休克,需要馬上動手術。一家人被迫四處籌錢,住院兩個月,經歷4次大手術,老人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15萬元的治療費用全部是從親戚那里借來的,加上之前建設雞場的貸款,畢業一年的時間,她背上了將近40萬元的外債。生活的磨難,眼看要壓垮這個初現曙光的家庭。
小小年紀的于婷,雖然深感壓力,但沒有退縮,毅然扛起生活的重擔。她向所有人承諾:“家里的債由我來還?!睘榱诉@一句諾言,于婷經歷了從未吃過的苦,受了從未受過的累。每天起早貪黑,對養雞場悉心地照料,為的就是收入能夠增加一些,早一點還清外債。為了補貼家用,和丈夫還種了7畝多地,從播種、間苗到收割、糧食入庫,全部自己干。看似堅強的于婷,也有脆弱的時候,但每次最多也就是大哭一場,哭過之后抹抹眼淚就爬起來繼續干活。
就這樣,于婷和丈夫一塊錢一塊錢地賺,一分一分地還。于婷很感恩地說:“在此期間,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將建雞場的貸款貼息兩年,這減輕了我很大的壓力,也給了我更大的動力。到去年終于還清了外債,也終于兌現了我們當初的諾言,更收獲了鄉親對我們的信任和贊譽?!?/p>
于婷與大學生分享成長感悟。記者劉妍彤 攝
一路艱辛 有愛就有希望
“我們結婚的時候,因為經濟條件有限,只在村里舉辦了簡單的婚禮。我沒要房子沒要車,沒有彩禮,甚至連常用的家用電器都沒買新的。”于婷提到,當時結婚十分節儉,母親千里迢迢來參加婚禮,當她走過彎彎曲曲泥濘的山路,看著綿延無盡的群山,想到女兒今后將在這里生活,不由地一次次掉下眼淚。她也看得出公公婆婆眼里的愧疚,但于婷覺得這沒有什么,只要還年輕呢,只要踏踏實實地干,想要的一切一定可以通過努力得到。
于婷心里知道,只有好好努力,把生活過好,父母才會放心。一路走來,與愛人的感情是她最大的精神支柱。于婷回憶起自己懷孕的時候,公公摔傷住院了,婆婆和丈夫在承德的醫院照顧父親。為了讓他們能夠分出更多的精力照顧好公公,她褪去了一個花季女人所應具有的柔弱、稚嫩,把養雞場的活全包了,挺著個大肚子,喂雞、撿雞蛋、打掃雞舍?!坝袝r候干累了我就坐下來歇一會、喝口水,坐在那兒我就想自己為了愛情,為了夢想,嫁到這偏遠的小山溝,還要吃這么多的苦,眼淚就止不住的掉下來。”
回顧自己奮斗的這幾年時光,于婷說:“我們全家一起度過了這一段艱難的時光。我一直認為,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和睦相處,老人身體健康,孩子活潑可愛,一家人開開心心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再大的困難都可以克服。”
依靠著滿滿的愛,于婷在青春路上奮斗著,她同時也將愛給予了更多了村民。她將這些年創業中所總結的經驗教訓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帶動鄉親們辦起了多家養殖場。同時也在探索電商模式進行銷售,并注冊了自己的柴雞蛋品牌,還將聯合村民公司化經營,進一步提升規模、規范經營、開拓市場。
于婷說:“我用5年的奮斗歷程,讓身邊更多的人了解到,知識就是力量,做好一個農民也需要科學知識的幫助。同時,我還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和志愿服務行動,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p>
?
?
相關鏈接:
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節本月舉行 做大做強海南互聯網產業?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